首页 -> 2007年第4期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严 权 丁小明




  (四)“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黄炎培提出了大量有关职业道德的要求,最为集中的是“敬业乐群”。他认为,职业教育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自己谋生,而且是为社会服务。所谓的“敬业”,就是对自己所学习的职业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以及具有与群体协作的精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团队精神。
  黄炎培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为社会服务,提倡“敬业乐群”,其意图是为了以资产阶级的道德观、职业观和价值观来抨击“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等封建伦理观念对学生的束缚。另外,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了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热爱和具有强烈的兴趣,是激发其事业心、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个人道德精神的健全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实践始终,不仅他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以之为校训,而且在教育和教学的每个环节,他都努力加以体现。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就是为了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对比中得出启示,找到对策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发展,要安心于本位,追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对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联系的三大体系。职业教育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职业学校教学活动要关注地方需要,关注地区利益,使学校成为地方社会经济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要强调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普通科学、普通技术、普通工艺修养以及基本职业技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择业灵活性,让学生更加和谐地融入社会。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和就业紧密相关。我们应立足当代社会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发扬黄炎培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J].教育与职业,1926,(71).
  [2]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56.
  [3]黄炎培.兴学与垦荒[J].教育与职业,1924,(58).
  [4]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1929,(100).
  作者简介:
  严权,男,湖北荆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
  丁小明,男,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