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
作者:吴 彦
关键词:高职教育;选择;对策
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成绩固然辉煌,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高、办学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诸多问题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临尴尬的两难选择。
高职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
(一)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为学生提供升学的跳板
在2005年底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了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强调职业教育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都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安排,还是宏观的政策导向都要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目标。
在实际发展中,许多高职院校却背离了这样的导向。由于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仍然定位于专科层次,主要生源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录取时,高职院校又是位于最后批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考生,使他们觉得上高职是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和家长普遍不认同高职教育,宁愿选择复读也不进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也确实存在着办学无特色、管理不严格、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加上普通本科院校的连年扩招,导致高职院校更加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面对这种局面,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选择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抢夺生源,也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偏重理论教学,将高职教育办成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味地鼓励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以换取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凭。这些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中打出的口号就是“为学生进一步升学提供机会”。政府强调发展职业教育“要从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通互联的桥梁”,目的是为搞好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与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不应成为一些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借口。高职院校到底是选择为学生提供升学的跳板还是以就业为导向,很值得深思。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据劳动保障部统计,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将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只要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其潜力将无可限量。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应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是满足市场的需要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具有滞后性,而市场的变化却越来越快,有时候,当市场急需的人才大量培养出来之际,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已不能适合变化了的市场行情,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做“无用功”,造成人才与教育资源的浪费。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些高职院校宁愿选择“短、平、快”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短期内上岗能力的培养,片面迎合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而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更不要说考虑学生终身教育的需求了。
早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时,国家就明确强调扩招的重点是高职教育。虽然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满足了更多人求学的需要,但是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却远不止学得一技之长和实现一次性就业,而是更多地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提升职业选择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这就使得高职教育面临另一个两难选择——是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是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还是应以企业为本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行业与企事业单位,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我国,许多办得好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大都较成功地实施了产学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地和设备,并派专人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员工,学校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理想。因为经费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缺少实训场地、仪器设备陈旧等问题并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国家在职业教育投资政策方面则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府财政预算内经费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将相关的行业与企业作为主要教育投资来源,在产学合作思想的引导下,积极与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企业联合办学,这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很多高职院校因为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往往在招生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未来的就业、升学等许下多种诱人的承诺,打出“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作为教育机构,高职院校本来就应该以学生为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是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正常办学。因为需要企业的投资,学校往往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以企业为本,而不顾学生的利益,如单方面增减学时、不兑现学生入学时的就业承诺等。这种以企业利益为导向的行为显然是高职院校的无奈之举,是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的。
高职院校固然应该寻找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但不能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而舍本逐末。许多高职院校在功利观念的影响下,以企业为本,这绝非长久之策。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加以引导。在2005年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这无疑是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的措施。
应对两难局面的积极对策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与两难选择,是高职教育发展中许多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各方面长期的竭诚合作,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积极引导,需要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
(一)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保障
首先,要改善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并不认可。政府应在政策上作出硬性规定,如取消高职与普通高校招生时的统一考试,或者调整高职院校的录取批次,以此改善高职院校的“末流”形象,从而扭转公众的思维定势;在高职教育中设置本科或更高的培养层次,加强其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作用,以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高职院校专注于职业教育,专注于社会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专注于自身发展中的就业导向。
其次,要保证高职教育在教育界的地位。关键是要保证沟通各类教育的“立交桥”尽快建立。高职教育除了与中职教育衔接以外,还应衔接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层次,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技术运用与操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向更宽、更深层次延伸。同时,应加强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横向沟通和联系,使两者平行发展,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发挥两类教育各自的优势,形成真正的高职教育的“立交桥”。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人们在职业教育系列中追求终身教育的目标,使高职教育在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