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宋梅梅
关键词:“弹性订单式”;行业先导;高职商务英语;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探索和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教育、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开设创新专业、动态开发课程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主要行业、企业以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广泛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先导”为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开拓性地尝试“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图拓宽高职应用外语类专业产学合作的思路,为专业改革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针对岗位(群)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有效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是高层次的产学合作形式。
“弹性订单式”与“订单式”的异同
所谓“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除传统“订单式”培养中的“校企实际订单”外,学校要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综合分析社会长远需求,制定“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高职院校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的实际订单”和“社会需求的虚拟订单”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弹性订单式”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着眼于当前,也着眼于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弹性订单”涉及面更广、更灵活、更具前瞻性。它与传统“订单式”培养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订单”不同
传统的“订单”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实际合同,而“弹性订单”包括校企之间的“实际订单”,还包括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虚拟订单”。
(二)“订单”落实的对象不同
传统的“订单”落实在具体的学生身上,直接建立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委托培养关系。而“弹性订单”落实到学校层面,学校在综合分析各种“订单”后制定培养方案。
(三)学生面向的对象不同
传统的“订单”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面向具体的企业,学习该企业需要的技能。而“弹性订单”中,学生面向多个企业和社会的共同需求,学生学习的是企业需要的技能和社会需要的知识的综合。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现状
商务英语是传统专业,属基础型、通用型人才培养。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和企业对各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着相当的需求量。高职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因其应用型属性,岗位定位合理,就业面宽、就业前景良好。因此,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是体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不同于其他一些加工制造类、服务类等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没有具体的行业和产业背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技能要求繁杂。尽管许多单位都需要商务英语人才,但各个单位的需求量有限,不成批次。企业通常不能接受批量的学生实习或实训,更不可能签订批量合作培养的用人“订单”。这些都使商务英语专业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综合素质、行业或企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有明显缺陷,所学知识空泛,针对性不强。也就是说,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大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开拓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应用
制定“弹性订单”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和人才需求的走势,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主要行业、企业以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广泛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就业型“行业先导”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项目研究和实践。该项目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先导”为特色,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英语+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入“行业”知识和地方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该项目采用“2+1”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实施。商务英语专业涉及英语语言、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此,在一、二年级重点打好语言基础,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英语学习和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融合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相应的商务知识及业务能力。三年级上学期除按原教学计划执行外,增加专为“订单班”设计的“企业课程”,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请企业相关人员开设讲座。三年级下学期即按“协议”规定安排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使学生在获得企业经验的同时,获得对企业和相关行业的理性认识。项目的技术路线如下:与当地三家大型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签订“弹性订单”培养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明确规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合作教育及其责任和义务;校企互派教师,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订单企业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顶岗实习;订单企业优先聘用订单班学生并向相关行业推荐毕业生就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研究,共享成果等。
组建三个以企业命名的班级。与大型台资企业“广州海鸥卫浴用品有限公司”组建“海鸥班”;与佛山百陶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百陶班”;与广州梦都美织物有限公司组建“织物班”。这三家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都属大型外资或外向型企业,实力雄厚;都处于行业的引领地位,行业群大,范围广;企业发展快,每年都有一定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且要求较高;管理规范,员工培训及待遇良好;与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产学合作的初步经验。
成立由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和系主任直接负责并参与项目研究和实施。校企双方全程参与,互相配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根据相关行业的相关岗位需要和职业素质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企业课程模块、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企业课程包括: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培育、市场与营销、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内外贸业务实务、行业英语。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都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或企业培训讲师授课指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