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应对

作者:吴 兵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机,职业教育应以高经济增长点的行业需求、劳动力成功转移的素质要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依据,在师资配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体系上做出调整与变革,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应对体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应对
  
  当前,我国人均GDP为1740美元,①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产生了大量急需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以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的研究为根据推算,2004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5亿人,而且每年以600万人的数字增长。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自发流动,成为城市的建设主力却又被社会“边缘化”。在转移过程中,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显著,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同时并存,在农村、农业、农民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社会结构趋于解体,城乡发展失衡现象十分突出;传统农业衰败,农业发展前景堪忧;农民工数量庞大,部分地区农民失地、失业、失保障的问题突出。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被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亟待妥善处理。
  理论界与国家政策倾向于用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的方法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应向哪个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传统农民转化为新型农民、新型工人和新型城乡第三产业生产者,是根本之道。本文拟以国际经验为参考,从国内实际出发,探讨当前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应对。
  
  发展职业教育,走出农村
  劳动力转移困境的必然性
  
  (一)国际经验与理论
  当社会发展到工业化中期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必然,世界各国都会遇到程度不同的“三农”问题。西方理论界在针对劳动力转移的思考中,形成了刘易斯的工业拉力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农业推力理论、托达罗的转移者预期心理理论,比较透彻地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问题。
  为我国理论界所重视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指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途径: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人力资本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口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并指出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解决贫穷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素质。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洛卡斯等人创立了“新增长理论”,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条途径:普通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或在干中学,前者形成一般人力资本,后者形成专业化人力资本,并认为专业化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永久推动力。
  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证明,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劳动力分布合理,工业化程度高。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已完成第二次工业化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25个国家中,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与中、初级管理人员在劳动力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超过50%。此外,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③由此可见,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分布问题,这是注重发展职业教育的结果。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先来看看目前提倡的几种农村劳动力转移方法的可行性。
  一是建设新农村,走就地转移的道路。进行自上而下的解决,国家耗资巨大。近几年的“三农”支出涨幅都在300亿元以上: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为2975亿元,2006年将达3397亿元,④但政府投入总的来说仍很有限,而且侧重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养老、医疗、教育、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上,这些投入主要起到改善生活状况的作用,较少考虑农民的发展问题。
  二是走城市化道路。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2005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指出: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城市问题同样突出:资源浪费巨大,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商务成本上升导致竞争力丧失。城市贫困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1300万人发展到2002年的1930万人,⑤失业问题、保障问题同时困扰着城乡务工者,因此,不能仅仅靠往城市转移劳动力来解决问题。
  三是走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先决条件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乡镇企业曾盛极一时,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陷入了困境,据对1997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分析,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初级产品加工增加值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53.2%,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仅占6.5%,⑥致使很多乡镇企业竞争能力下降。近年来乡镇企业开始转型,渐渐走出困境,其主要方式就是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聘用高素质的工人。
  由此可见,发展教育具有必然性。据调查,每提高一年的受教育程度,每个农户的人均现金收入可增加3.6至5.5个百分点,农民工每年可增加汇款149元,⑦且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也较高。
  高等教育的高收费导致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只有依靠职业教育。从各层次在校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某地区职业中学在校生人数占全国职业中学在校生总人数的比重每提高1%,该地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就会提高0.12个百分点。⑧可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技术工人,能够高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一)职业教育应对措施的依据之一: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背景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将成为经济增长点的行业
  国际经济背景在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将成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重要资源的农产品的价值将日益凸显,从而使现代农业有望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人口老龄化社会即将来临,夕阳产业前景无限。
  国内经济背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常修泽指出:未来几年我国产业发展将呈现四个新趋势,即重化工业趋势,深加工化趋势,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规划中关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的这几条措施尤其值得注意。
  (二)职业教育应对措施的依据之二: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状况与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所必需的素质要求
  何为转移成功?对我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在家经营致富的农民,由亦农亦工成为专工非农、转移时间长甚至全家在外的所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富裕农民工都是转移成功者。根据托达罗的理论,客观环境如工业化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并不直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是客观环境对劳动力的心理过程如愿望、态度、预期等产生影响,才导致转移行为的产生。所以,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个体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只有个人素质达到(成功)转移的标准,才可能产生(成功)转移。成功者都具备这样一些典型素质: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技能,有自信心,有一定的企业家意识,具备一定的商品经济观念,抗挫折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