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育
作者:朱长丰
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可以看出,办学硬件的好坏并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硬件设施可以被模仿、被替代,只要有钱就能办到。因此,高职院校要想争优创示范,应更注重软件方面的建设,如此才能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内部开发,自主构建核心竞争力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竞争优势只能从内部发展而成,必须利用学校所处地理环境、区域经济特点,从内部开发,自主构建核心竞争力。可通过“SWOT”分析法,即对学校现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从中提炼、熔铸,形成核心竞争力。
联合培养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实现战略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降低核心优势的培育成本与风险,而且可以借助这种联盟认识、消化、获得并利用其他成员所掌握的学识,缩短自身优势的培养时间。战略联盟可以采取校——校模式、校——企模式,也可以采取校——行业协会模式等,越有创意越好。
通过合并、合资办学等形式实现外部优势内部化通过合并、合资办学等形式可以获取学校发展的核心优势,将其他学校的核心优势内部化,甚至可以收购股份的形式,对拥有核心优势的企业或组织实施控股,以达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的。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般程序
高职院校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应全面考察现有资源与能力及其某一发展机会的价值,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机会所要求的资源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然后努力弥补这些差距,使高职院校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既能体现综合优势,又能适应竞争需要。通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经过高职院校各层次的重组与积累来实现,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研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及技能阶段应建立一支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因为教师是高职院校核心专长及技能的载体。由于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的局限性,该阶段通常要经过对外部资源的重组来完成,如人才的引进、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组织结盟等。
要素整合阶段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要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对开发与获得的构建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整合。就组织中的个人而言,其所拥有的能力不等于组织的核心能力,只有经过整合才能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协调整合获取的多种多样的技术与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加以持久努力的过程,需要对构建与支持怎样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一致的看法,还需要有稳定的管理队伍,其实质是对学校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开发核心专业与核心课程阶段学校的产品就是毕业生,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高低取决于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尤其是核心专业与核心课程,是介于高职院校竞争力与学校最终“产品”——毕业生之间的联系要素。合理开发出核心专业与核心课程,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有特色的毕业生,才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建立独特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观阶段上述三个阶段都是针对技术层面的,如果高职院校缺乏优良的校园文化与积极进取的价值观,那么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也不会长久,随着竞争者的迎头赶上,核心竞争力可能会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成为一般的办学条件。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作者简介:
朱长丰(1969—),男,浙江瑞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