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
作者:李小峰
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都为个人提供了职业准备所需的教育与训练,为个人适应日益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经济挑战提供了很好的知识与技能准备。这些国家在战后的高速发展,都得益于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成功的。
(二)从国内来看
可以从以下几个典型的时期来看:
清朝的实业教育可以视作工学结合的渊源。实业教育设立各种学堂,分成四类: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业。著名的有1906年兴办的艺徒学堂、中等商业学堂以及1911年兴办的农业学堂等。
近代“勤工俭学”运动和半工半读制度的创立。1919年3月开始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批赴法勤工俭学是今天“工学结合”的萌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们希望把西方文明,主要是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中国。他们试图让中国青年通过勤工俭学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以便将来归国后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矢志勤工,含辛茹苦,埋头攻读,学有所长,成为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带进国内。
1964年8月7日,刘少奇同志作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半工半读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是结合的。”这种制度的兴起,从当时看,既能够办学校普及教育,又能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从长远看,能够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因而半工半读是依据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为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技术水平及其社会地位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使“工”和“学”首次站在平等的地位出现,“工”为“学”作物质积累,“学”使“工”更好地发展。
2002年前后,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即“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4年颁发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强调职业教育模式转型,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会议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到学生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试行半工半读制度,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突出重点,加快工学结合的推进步伐。鼓励行业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为工学结合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教育研究机构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200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方案出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正在试验探索。职业教育模式出现悄然转型。
参考文献:
[1]王珍,等.中外职业教育比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小峰(1980—),男,安徽无为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