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晓慧




  以人文知识内容为本位,融合职业能力教学高职大学语文在秉承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传统使命的基础上,应增大提高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内容,包括口语和写作两方面。要避免高中化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专业需要服务,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导游口语表达能力及导游词的写作能力;理工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理性解说能力、应用材料分析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口头演说能力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的写作能力。此类职业能力教学内容,不必安排专题,可以人文知识教学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二者交叉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以课堂学习内容为本位,构建自主学习内容高职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语文教学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大学语文必须努力冲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樊笼,构建广阔的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如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对文化知识精华的渴求是强烈的,也是茫然的,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指出正确的途径。教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每一个教学序列之后,附上学生必读与泛读的参考书目,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读书笔记、座谈交流、问题讨论、热点分析等,及时接收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体系。
  
  (二)改革课程方法体系,实现传统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整合
  长时间来,高职语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延续,教法上死板单一,脱离不了传统中学语文固有的深究字、词、句的教学模式,过多陷入分析的窠臼而缺少宏观的把握。有的教师甚至沿袭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老三段”的陈旧套路。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方法体系,必须从这种单一、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整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学语文课堂上有不少教师为了突出“大学”特色,一味强调课堂知识容量,在有限的时间里灌输大量信息,重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稀里糊涂。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忽视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实践证明,这是制约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严重症结。高职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死板的机械模式,在落实传统对字、词、句、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影视、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或片断插入,或专题赏析,将轻松、愉快、高效引进大学语文课堂。
  引导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现代网络具有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而网络又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信息工具。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业余网上自主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既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网上查阅相关内容,如诗文词赋的创作背景、作家生平、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地域风情等。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含量和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社会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功能,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隔离,是语文教学的“死胡同”。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把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入社会实践。例如,将语文学习同校内社团活动相结合,同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等等。总之,阅读无字之书,增强感性认识,在为社会服务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三)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
  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品质及学习的成败。积极的教育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沿袭着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采用量化考核作为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活动往往只关心课程学习的既有结果,缺少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的动态关注,缺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馈。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确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以质性评价为主导手段,突出改进和激励的功能,不仅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既有成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意志,使教育评价最大限度地介入和渗透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片面武断的“一锤定音”,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是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姚和芳,熊芊.论高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3]张祥明.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作者简介:
  张晓慧(1970—),女,河南许昌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洪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