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发展趋势

作者:戴立新




  摘要: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阐明了学校体育教育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并探索其发展趋势,旨在为深化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观念;转变;发展趋势
  
  尽管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直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学校体育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落后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只局限于“三基”的传授、“重技术轻理论”、“填鸭式”、“教师打天下”、“达标的人数”等落后的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体育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担负起提高国家未来接班人身体素质的重任,因而,原有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便应运而生。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体育教育的观念历经几次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的迅速发展。笔者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观念转变历程的梳理,力求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我国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由被动的体育观向主动的体育观转变,注重体育教育的双重作用
  被动的体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行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体育知识、技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四部曲(从开始到准备,从整队到编队,从讲解到示范,从学习到复习),忽视了学生的练习。体育教学程式化、成人化,训练方法单一,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教学观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主动体育观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状况。主动体育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从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其核心内容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这种教育思想能够使教师更主动地选择教材、教法,把快乐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调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主,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善于诱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善于引导他们充分理解和参与学习过程,使被动的教与学变成主动的教与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去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乐趣,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并通过合理的自我体育实践自发地养成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二)由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转变,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生物体育观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身体练习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观。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佳,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强健的体质,为当前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体育界出现了生物体育观。但近年来,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功能的日趋扩大,学校体育已超出了增强体质这种单一的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因此,我们就要从多方面挖掘体育的功能,不断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和体育事业中的作用。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体育的发展要求具有心得观念,树立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的出现,使许多学者从新的高度、新的视野认识学校体育,同时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体育的多维观,从多方面挖掘学校体育的功能。三维体育观在进一步强调增强体质的同时,重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竞技运动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因而受到普遍好评。
  体育活动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持续紧张的学习生活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经常处于消极、低沉的情绪中,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产生疲劳。体育活动由于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学生在运动中可以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境,所以,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对于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都有很大益处。另外,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疲劳和运动操作等),并且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继而将其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之中。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把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把社会适应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社会适应能力指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以顺应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并利用环境创造条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社会”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群体环境中的身体练习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教学中的特殊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环境;游戏提供了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重要情境;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竞争精神;体育活动特殊的“规则效应”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顺应与服从。
  (三)由国家本位观向学生本位观转变,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国家本位观指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集体化、统一化,过多地强调国家意志、劳动为国、锻炼为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突出了学校体育的社会性、国家性和工具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就是要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把人的自我实现、形成完美的人性和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近发展区,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
  (四)由阶段效益观向终身效益观转变,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为最终目标
  过去,学校体育只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效益(即阶段效益),不少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后就把体育当作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认为学生的体育只需要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就可以了。伴随着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起,人们对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学校体育,提出了必须重视追求学校体育长期效益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引入到体育学科当中,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理论,也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校体育的着眼点不再急功近利,而是更多地关注未来的发展态势,即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因此,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所处的位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通过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促使学校体育教育由阶段效益向终身效益转变。
  (五)由面向少数、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向面向全体、造就全体学生的职能观,把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工作重心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其颁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国上下各级体委、各级各类学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工作的重点也因此有所转移,培养精英体育人才无疑成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由此,学校体育的工作重心转向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