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作者:刘伟辉




  改变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对立的分割价值观,建立经济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赢的生态价值观目前,某些政策与措施由于缺乏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处节约,彼处浪费;东边保护,西边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焚烧是人们处理固体垃圾最常用的方式,我们从国外进口昂贵的焚烧炉以便更多更快地焚烧垃圾,似乎处理垃圾的效率提高了。实际上,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污染比固体污染要大一倍,有毒气体扩散得更快,污染范围更广。有人提出应使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以解决白色垃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却导致森林资源的浪费。显然,上述方法并没有走出此消彼长、损人不利己的分割价值观,也不能真正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价值观的改变。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生态系统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认为,即使生产力再发达,人类也不能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只有生产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互补共生,才能实现改善生态与价值增值的统一。
  开展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形式的教学环境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涉及生物、化学、土壤、水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门学科,采取多学科交叉形式的教学可以传递新科技和新文化,并导致教学内容的逐步革新。环境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会、课外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等。教学时间宜安排在一、二年级,教学重点主要讲授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教学内容应分为两块:一是公共部分,主要是环境教育普及与环境法;二是专业部分,了解生产、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三废”及其治理技术。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采用核心课程形式,即以某一问题或学科为核心,将其他学科组织起来围绕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围绕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这一核心,结合当地实际和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旅游政策、旅游法律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规划、旅游环境容量预算以及旅游区环境污染监测与防治等各方面的教育。
  加强与环保部门合作,积极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要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校管理等多方面推进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的环保行为,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行动。除接受必要的环境保护课堂教育外,还可以成立环保兴趣小组,进行简单项目的环保技术监测。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进行水质常见细菌监测、水质色度、悬浮物监测等。同时,应积极开展环保小卫生活动,在节假日参加当地的环保宣传和维护活动,如植树、种草等,或在校园内开展改善环境质量、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环保认识、环保情感、环保行为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开展参观、调查、环境监测、清除社会环境的白色污染和公共环境宣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锦泉,赵晓路.关于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6):47-48.
  [2]赵泽.加强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初探[OL].南风窗网,2005-05-30.
  [3]牛纪伟,谭浩.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OL].2005-07-05,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3519651.html.
  [4]郭高中,柴爱新.谁在阻止节约型社会的建立[J].瞭望东方周刊,2005,(35).
  [5]姜帆,徐寿松.餐桌陋习困扰发展中的中国[OL].2005-07-15,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7/3545719.html.
  [6]战雪雷.节约:要有全面价值尺度[N].中国财经报,2005-09-01.
  
  作者简介:
  刘伟辉(1969—),男,湖南涟源人,湖南工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