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意识
作者:方 莉
关键词:语篇意识;中职英语教学;阅读能力
语篇意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而中职生英语学习的一大特点是词汇少,阅读积极性不高且方法不当。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能有效改善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语篇指的是“一连串有意义的、完整的、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语言”(Cook,1989)。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有七项标准,即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跨语篇性。语篇教学就是把语篇看成为一个整体,并结合这七个语篇标准传授相关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文体知识。语篇语言学认为人们在交际时,采用的是连贯的语篇形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词句,交际中的语言不是孤立零散的存在,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只有语篇才能提供充实有效的语境,最完整、最有效、最真实地表达交流者的思想意图。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或事件的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分析句子间、段落间的衔接,从而把握篇章的主题思想(郭丽华,2001)。分析语篇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正向策略即自下而上策略和反向策略即自上而下策略两种方法来研究语篇。正向策略强调对词汇、句法等表层结构的理解。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只采用正向策略来指导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词句的分析,忽略了语篇的整体性,造成学生对语篇理解不全或不透彻。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不讲究阅读方法是否妥当,只求每字每句必须看得清楚明白,但又无法把这些字句的意思综合起来,不会从总体把握文章大意,以至于看完一篇文章后得到的信息零零散散,杂乱无章。这正是目前很多中职生英语阅读的真实写照。而反向策略则把重点放在对语篇宏观的理解上。采用这种策略来指导教学,能补充正向策略教法的不足,使教师将注意力从单一的词句教学法转向以语篇为中心的整体教学,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语篇教学的方法
介绍背景知识对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简要介绍,能使学生对课文所涉及的语境有总体认识,从而正确理解课文。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才能读懂和读透作者在字里行间传达的信息。所以在讲解课文前,有针对性地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先让学生对话题内容有所了解,再逐步引入课文话题,不仅能起到上述作用,还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阅读是对篇章的解读过程,没有对篇章生产者赖以生产篇章的语境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对篇章作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教师如果抛开语篇的语境来讲解课文,就很难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语篇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框架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理解语篇大意和分析作者意图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全文线索,把握全文大意。设计的问题应包括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按照时间、空间等顺序,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来设计问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中专英语教材《英语》第4册第6单元The Sinking of Titanic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文章。整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针对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重点,笔者在教授该课时,设计了不同的问题。第一部分问题设计的重点放在分析描述泰坦尼克号的规模和沉船原因;第二部分问题的设计重点则放在沉船后采取的救援措施和在生死关头各种人性的暴露。考虑到很多学生都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笔者把介绍背景知识的工作交给学生,由他们讲述有关泰坦尼克号的知识,了解泰坦尼克号的学生都争着要和大家分享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经过一番热烈的信息交换后,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再按照以下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意图。由于第二部分课文是兴趣阅读材料,对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就简略一些,以突出兴趣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经过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始末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不少学生反映,看电影时,只是对画面的被动接受,没有积极去思考。上完这一课后,他们对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也理解得更透彻。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的好处还在于,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所以只要时间允许,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设计的问题来复述课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他们的语篇整体意识,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更高层次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在把握语篇的框架结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即从修辞等角度分析全文的布局结构、遣词造句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来理解和欣赏课文,并把它们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起来,深挖文章的内涵,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当然,体裁不同,作者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所以这对教师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例如,《英语》第2册第6单元A Busy Stockbroker是根据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对主人公Harvey Maxwell 忙碌一天的描写,引出课文的结局(即高潮)—— Maxwell 终日忙着赚钱,竟然忘记自己头天晚上才结婚,第二天又向新婚妻子求婚——以此揭露金钱社会里人性的扭曲。整篇文章所讲述的事件,尤其是故事的结尾超出了多数读者的意料。像这样一篇信息度较高的文章,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情节多变有趣,但也会感到不易理解,甚至不能接受。作者为给读者留下一个既意外又难忘的故事结局,在文章多处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笔者认为对主人公人物形象及性格刻画的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及其必然结局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性。在教授该课时,笔者先简要介绍欧·亨利小说的风格特色,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大致了解。然后和学生一起找出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文字。经过归纳总结,大致有八处。这八处人物形象的描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文章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但是它们的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分析出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文章结局的必然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整理,人物的整体形象便暴露出来,与文章结局的关系也得以突出,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出人意料的结局往往会有其必然性,化解了高信息度的文章可能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因素,同时也有助于揭露文章主题(即作者的意图):This was the stock market, the world of money. There was no room in it for the world of human feelings or the world of natur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