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习型班级”的创建

作者:张志杰




  摘要:为了培养学习型的人才,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创建学习型班级对于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班级的定义以及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原因,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级;学习型教师;终身学习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班级的定义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学习型组织概念是从企业管理领域提出来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的新概念,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人的学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之所以会超出企业管理的范围,而在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影响,进而成为管理的一般概念和其他领域的概念,是因为学习型组织吸取了当代许多思想家对于人的“学习”问题的思考成果。
  学习型班级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善于获取、创造、提炼各方面的有益知识,并以这些新知识、新见解、新理念为指导,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实现共同愿景的班级。在学习型班级中,各个体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细水长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积”、“长期有效的团队学习”和“逐步奠定的系统思考”,从而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共同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班级氛围,并能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一起不断领悟如何共同进行团队学习。学习型班级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运转系统的班级。
  
  高职院校要创建学习型班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作为基石。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活动,都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究性、联系性。由于学习缺乏探究性,许多学生难以体会学习的乐趣,也产生不了学习的热情,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尤其是专业知识难以拓展,学习的深度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受到限制,进而使学习的心态变得浮躁,难以坚持。(2)学习动机不够稳定,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由于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为突出技能,忽略理论,学习追求实用,而致使理论课的学习情绪低迷,而在操作中遇到理论问题又感到难以扩展和提高自己。(3)部分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不高,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认知策略、知识的迁移、记忆策略等,学习习惯不良,从而使得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目标难以达到,学习信心由此发生动摇,心理压力也因此而产生,对考试或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甚而有厌学情绪。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不打下扎实的学习基本功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学习型班级是班级管理的创新,学院应以学习型班级创建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业上来,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不仅要完成学生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而且要做好实训和实践指导,因此,教师除了要有胜任常规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具有工程实训能力,能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实验活动。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性较弱,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足,学习氛围不浓厚,因此学习的内在动机更需要教师的激发,学习文化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创造,这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学习的含义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动适应新形势。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并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果缺乏持续学习的能力,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学习理念,还应该以一个优秀学习者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型的人,把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班级。
  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要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二是在职进修中提高,三是在提高学历中提高,四是在组织规划学习中提高。为此,高职院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如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化学习、相互交流和外出参观学习,更重要的是创建激励教师学习的机制,使教师以学习提高为荣。有了这种学习的机制,才能培养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二)鼓励自我超越,构建主动性成长机制
  学习型班级必须以学生为起点,任何班级都是由学生组成的,班级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班级学习能力就无从提高,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学习型班级。激发班级成员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核心目标。自我超越以磨炼个人才能为基础,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班级生命力的源泉。班级的活力来源是“学生”,如果学生本身未被充分激励去挑战成长目标,当然就不会成就班级的成长。
  要培养学生自我超越,不能企图设计一套强迫性的学生成长计划,虽然有些计划可能是善意的,但会妨碍班级里学生个人自我超越的发展,因为强迫性的计划与自我选择相冲突。学习型班级应该让班级成员自行设计个人成长计划,其中应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时间计划的制定,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尤其重视闲暇时间的学习安排。一些具体的认知策略,如复述、分类、作小结、列提纲、画示意图等,建议任课教师将它们渗透在各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给学生。学期初和每次重大考试前都要学生制定可操作的学习计划,并要求他们对照计划去实施,考试结束后填写详细的成绩分析,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寻找最优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然后再具体实施。
  (三)建立共同愿景,创造合作竞争的环境
  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头脑里,必须将它转化为班级全体成员的共识,那就是共同愿景的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是班级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想或景象,是在学生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令人欢欣鼓舞,使班级孕育了无限的创造力;共同愿景可以改变成员与班级之间的关系,使每个班级成员具有极强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愿景能够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令班级的每位成员无畏于任何困难;共同愿景能使学生同心协力、全心奉献、目标一致地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努力;共同愿景帮助学生改“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共同愿景可以构建一个较高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它能够使班级发展的过程或个人的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
  建立班级的共同愿景,必须集思广益,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学生互助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分享别人的看法,学会尊重他人,进而热心帮助学业较差的同学,并配合老师做各项补救教学,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同时要改革评价方式,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和管理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它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