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人文累积:精品课程建设之精髓
作者:张晓琴
在网站建设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利用
现代技术推广学科知识,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精品课程的建设还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以技术的信息化带动课程现代化,赋予精品课程现代化的技术内涵。
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课程的建设“兵分两路”,一边是课程教学人员奋笔疾书,修改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另一边则是未承担课程教学的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设计和制作网页,把教学人员提供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试题输入电脑或制作成多媒体互动课件。双方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尽管花重金聘请的网络技术人员能为课程设计清晰的界面,但精品课程绝不是现代化技术包装的普通课程,一味地注重精品课程的物化表现,而弱化精品课程的人文内涵,精品课程就会如昙花一现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一样,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总体的人文设计。如绘制学习导航图,使教学内容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学习重点、难点突出;建立师生讨论区、在线测试、在线答疑,加强师生的在线互动交流,减少和弥补师生不能面对面授课的缺憾,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等。
总之,课程设计、课程建设、网站建设等均是精品课程人文累积的载体,是精品课程的精髓所在。在精品课程设计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精品意识,提升课程层次;在课程建设中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重视智力、能力的协调发展,注重专业人格的形成;在网站建设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利用现代技术推广学科知识,注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顾淑霞.“精品”,用什么铸就?[N].中国教育报,2004-03-26.
[2]丰捷.151门国家精品课程网上开放[N].光明日报,2004-02-11.
作者简介:
张晓琴(1972—),女,广州大学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