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雁北




  摘要:本文以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引导法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一体化
  
  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行为为导向进行的教学。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它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追求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性和倾向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行为引导,侧重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在能力,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题,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具备心理学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定义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学习和言语等一系列认知心理活动。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按一定方式贮存的信息,按习惯的说法就是获得知识,而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通常包括听觉、视觉、活动参与或实践等。其中活动参与的学习效率高达90%。活动中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综合使用,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正是注重学生的参与,强调脑、心、手并用,通过先进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因而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笔者有幸在2002年和2005年两次参加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深刻体会到行为引导型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先进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中的应用
  
  (一)一体化教学是落实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观的最好载体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及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及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是落实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观的最好载体。
  可编程控制器(PLC)属于一门应用技术,实践性很强,笔者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主线,把PLC授课内容编写成围绕“PLC编程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材,目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发展综合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分层次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实施分层次教学,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教学对象分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将学生内定为好(A)、中(B)、差(C)三个层次,依好差搭配、互助共勉的原则分成学习小组,便于以优带劣。隐性分层不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一段时间以后,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内定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分层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获得相同学习效果时,可节约60%的时间。本着“跳一跳,摘到桃”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力争使学习任务的分量和难度适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激发和维护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我成功的喜悦。对A层次的学生可以制定提高性和发展性的目标,提倡以发现学习为主,可从量中求质,除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外,还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弹性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对B层次的学生,制定与大纲要求相一致、适当提高的目标,强调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化模仿为创造,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对C层次学生(有自卑和畏难的双重弱点),可制定基础性目标,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自卑为自信,树立争取进步的信心。例如,“PLC定时器指令应用技能训练”的学习目标可这样描述:(1)掌握定时器指令及使用要领(A、B、C)。(2)进一步熟悉掌握FPWIN—GR的使用方法(A、B、C)。(3)学会应用定时器指令编制梯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A、B)。(4)学会用不同指令编程,实现同一控制功能,并使设计方案最优化(A)。
  教学实施分层面向中层授课,增加对高层次学生的提高内容和对低层次学生的补差内容,对C层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使之“亲其师,信其道”。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评价的差异性,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以激励他们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
  巧妙的分层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最为主要的是可使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成就动机普遍增强,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转变。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上,人们早就开始探讨如何有效协调理论与实践、思维与行动的关系。项目教学法无疑可以满足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实践需要的要求。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为引导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充分体现了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的学习原则。
  笔者在以“PLC编程与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教学中,突出项目教学特点,即把授课内容分为除绪论以外的八个项目(按循序渐进的顺序),每个项目下又包含若干个任务。例如,项目一为“松下FP1系列PLC的基本应用训练”,任务一为了解PLC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任务二为FP1系列编程软件使用训练。
  各教学项目采用任务驱动编写模式,按单元——任务——活动逐层展开,各单元均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与评价标准。例如:
  项目二:松下FP1系列PLC定时器指令应用技能训练(16课时)
  任务描述:任务一,电动机间歇运行控制训练(4课时)。
  任务二,四组抢答器PLC控制系统设计训练(3课时)。
  任务三,通风机监控运行控制训练(3课时)。
  任务四,十字路口交通灯PLC控制系统设计训练(4课时)。
  任务五,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2课时)。
  学习目标:目标一,掌握定时器功能及用法(A、B、C)。
  目标二,进一步熟悉掌握FPWIN—GR的使用方法(A、B、C)。
  目标三,应用定时器指令编制梯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A、B)。
  目标四,用不同指令编程,实现同一控制功能,并使设计方案最优化(A)。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表达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目标一,对C层次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由厌学转为乐学。
  目标二,对B层次学生保持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