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高职院校发展的五个重大问题

作者:吴慧凤




  摘要:专业做强、新设与生态平衡,学制、学时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联合与办学模式,教学、育人与三师衔接,培养、引进与教学资源整合,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特色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三个文件及其他配套文件完善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为了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各地也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为了将高职教育办成一流教育,各高职院校对国务院、教育部的会议精神进行了积极落实,并根据各地、各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拟根据我国高职教育走过的历程,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探索。
  
  专业做强、新设与生态平衡
  
  做强核心专业,凸显高校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应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与生相互依存,教与学辩证统一;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要求教学改革全流程紧紧围绕就业这个中心,教学实践各环节牢牢抓住就业这个支柱,专业建设全方位处处贯彻就业这一主线。在教学、就业、专业这个相互关联体中,专业是基石,教学是中心,就业是导向。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的当今时代,经济活动越来越细化,社会职业门类不断增加,多元化不断演进的经济状态对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有合理的专业生态环境。专业单一既不经济,也缺乏竞争氛围,职业院校呈现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为专业多样化设置提供了优良土壤。但是,专业过多过杂也会分散有限的发展资源,高职院校一般规模都不大,立足地方经济的服务面向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不可过多,不应追求专业数量,重要的是建好核心专业。一所学校必须有其核心专业以及由核心专业衍生的主干专业群,核心专业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赋予核心专业优秀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资源、足够的财力保证,才能使核心专业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铸造核心专业鲜明的特色,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在教学管理、育人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形成亮点。发展核心专业要发扬“百舸争流”的精神,在做强、做精、做大上下工夫。必须突破传统框架,跳跃式改革,跨越式创新,求精求细搞好专业建设,求新求特搞好教学改革,求真求实搞好学生管理,建设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立足当前环境,着眼未来远景,合理布局专业学校的专业布局应遵循“做强核心专业,做实辅助专业,适度增设新专业”的原则,关注发展潜力、要素支撑与环境承载等当前和未来的问题。(1)设置新专业要有独辟蹊径,独享无限风光的视野,既要有“需求决定供给”的理念,社会需求什么学校就设置什么专业,保持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联动,又要有“供给引导需求”的更高境界,放眼未来远景。通过新专业设置引导社会就业岗位的设置,带动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引导型新专业能在高层次上服务社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可以极大地推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专业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做到动态平衡。专业的动态平衡要求专业跟随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变,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互动发展。(3)调整老专业一要考虑到专业发展潜力,通过人才预测、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决定老专业的规模大小与经费投入,二要考虑到专业发展的环境承载,即校内承载能力与社会承载能力。一个专业社会承载能力小,就会失去发展空间,一个专业校内承载能力小,就会失去资源供给。所以,专业发展、专业调整与专业设置要统筹考虑要素支撑,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要素内正确处理专业发展、调整与新设的关系。
  
  学制、学时与学生职业能力
  
  无论是现在普遍实行的“三年制”、“五年一贯制”、“3﹢2制”,还是少数高职院校实行的“二年制”,或是将来可能实行的“四年制”,都涉及高职院校的学制问题;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可以说多姿多彩,如“2﹢1”、“1﹢1﹢1”、“1.5﹢1.5”等,都涉及学时分配问题。学制、学时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学制设置离不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生力量,虽然在国外有成功的经验,但我国的高职教育是立足于国情的职业教育,具备中国特色,必须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现实。多学制并存相比于单一学制模式更有利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因为高职教育的培养标准是高素质、高技能。(1)高职学生只有在高职院校的大熔炉里锻炼足够的时间,才能有量的变化和质的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素质形成于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不可急于求成,短训班只能训练一般技能。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合理设置校内外学时学时设置实际上是学时分配的问题,即校内学时与校外学时如何配比。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校内学时过多、校外学时太少的现象,科学确定学时结构应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基础,职业能力涵盖岗位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内容。岗位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准有赖于在课堂和实验室的教学与在职业单位的真实操作两个层面。学生在校内课堂主要学习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素质知识,在实验室主要进行仿真实践,但仿真实践毕竟不同于真枪实弹地操练,对职业标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人际沟通能力即为人处事的能力是任何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能力,只有真正进入职业世界磨炼才能有所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依赖、生活依赖、思想依赖等只有进入职业世界才能逐渐消除。所以,高职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体,必须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为此,科学设置学时结构,既要确定合理的校内学时与校外学时的比例,又要确定合理的校内学时与校外学时的配比方式。以当前主流的“三年制”为例,从校内外学时的比例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规定为5∶1,即在三年六个学期中,安排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少数高职院校规定为4∶1,即安排最后一年进行毕业实习。从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同等重要的角度看来,校内外学时的合理比例应当是3∶3。在学时配置上,目前也有多种方式,或先校外后校内,或先校内后校外,或校内校外相间隔,可以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结合、联合与办学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渗透、学科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要使职业教育形成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产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实际是一个问题,解决产学结合问题首先要解决校企合作问题,校企合作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学结合的方式。
  校企平等合作是校企合作的可行之道,需要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之路有三条,即学校办企业,企业办学校,校企平等合作。学校办企业只适用于规模大、有雄厚科技力量和知识产权的大学,高职院校或规模小,或科技力量相对较弱,很难走校办企业之路;企业办学校涉及学校所有制转变的问题,将高职院校全部由公办转为民办肯定行不通,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了民办高职院校,成为企业办学校的典型,但毕竟不是主流;第三条路径就是校企平等合作,不涉及所有制问题,但涉及市场规则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行为主要表现为追逐利润,高职院校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企业是否愿意真心实意与学校合作的一条价值标准,高职院校在合作初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往往低于企业为学校提供的价值。所以,高职院校要想与企业实现真正合作,仅靠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推动,如对企业提供助教基金、税收减免、学费划转等优惠政策。学校给予企业优先招聘毕业生的待遇,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产学合作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