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课堂提问的“三适”、“四性”与“五忌”原则
作者:王文倩
关键词:提问;思维;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可以随时把握课堂上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并加以调整、引导;也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教学中恰当地提问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切入点,使其沿着问题的指向深入下去,并加以分析,从而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提问这一手段才更有效果呢?笔者认为应抓住“三适”、“四性”,注意“五忌”原则。
三适
适时人的思维具有间断性、跳跃性的特点。学生由于年龄小,集中注意力能力较差,不宜进行长时间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提问时,首先应该掌握两个时间维度:“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第二等待时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或者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思维高峰的出现,有利于提高答案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其次,提出或回答问题的时间分配也要合理——较难的或者重要的内容,时间应安排得多一点,反之,则少一点。例如笔者在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三个问题时,给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时间就各不相同:邹忌凭什么认为自己受蒙蔽?思考与回答时间各为30秒;邹忌讽谏时,只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思考一分钟,回答时间大约为二分钟;邹忌取得讽谏的成功对你有何启发?思考二分钟,回答时间依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而定。通过这样的精心安排,既节省了提问与回答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与积极发言的习惯。
适量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虽然很重要,但必须运用得当,不能滥用。一堂课中提问不宜过多,没有必要设问的地方就不要设问。有些教师把课堂提问简单地理解为启发式教学,教学中的评价也往往以“活跃”为标准,结果造成教师不注意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一味地提问。事实上,“启发式”与“提问”不仅不是同一概念,也不是同位概念。启发式是一种指导思想,提问是一种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就需问,但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不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要使提问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适当提问要难易适当,深浅适度。好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年龄、能力与兴趣相适应。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动脑就可以对答如流,不但起不到促进思维的作用,反而会使他们养成思想上的惰性,造成思维有退无进现象;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如坠云雾,不知东西,不但影响课堂教学计划的完成,还会使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畏惧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提问要同时考虑到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比率,要顾及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教授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文时,就课文第一段内容对后进生提出的问题是:“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是什么样的人所追求的生活?对中等生的提问是:从“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意象来看,作者希望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对优等生的提问则为:作者为什么要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而不从今天起呢?这说明了什么?由于问题设置适当,既实现了教学的全面性原则,又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力。
四性
明确性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向导与路标。首先,提问的明确性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单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避免产生误导,偏离所规范的设计意图。曾经有位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原本想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却提出了“本文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大家知道吗?”这样的问题。结果,学生们有的目瞪口呆,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则胡乱喊出“拟人、比喻……”,使教师措手不及。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明确:怎样提问效果更好,提问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诱导学生作答等等。如果问题单一、发问明确并且具有导向性,就能够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即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或冷场现象,也能够及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据此对教学进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开发了学生智力。
灵活性有则笑话讲的是某小学的一位地理老师不知校长在随堂听课,一上讲台便将教学道具——地球仪放在讲桌上,然后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声回答:“多了个校长。”老师一听就不高兴了,问道:“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校长不是东西……”。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就笑话中人物的表现来分析:校长随堂听课没有错,学生的回答也没有错,教师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更没有错。错就错在教师的提问缺少了灵活性:第一,不能根据现场的信息反馈对预先设计好的提问做必要的调整。如果将问题改成:“同学们,讲台上放的是什么仪器?”“亲临课堂听课的是谁?”效果就好多了。第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够,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机敏地使提问更好地解决课题中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注意到了教学中积极性的发挥。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启发性,要真正提出事物的客观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从而获得“举一反三”的成效。例如《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作者刘征曾经对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接连设问:前面的路有多长、有多险?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峡道会不会直通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路上会不会遇到妖魔鬼怪?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在讲授该文章时,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峡道上的困难与危险,他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想还是没有想?结果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且有理有据。
科学性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问题本身的科学性——是否正确?会不会产生歧义等。第二,问题的提出是否符合文章或内容的逻辑顺序——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递性规律。第三,问题的推进是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问题从易到难,从表及里,学生的思路是否始终沿着一定的轨迹步步前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授《孔乙己》时,笔者针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设计了四个小问题:他为什么站着喝酒?为什么穿长衫?唯一的人是什么意思?全句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将一个完整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逐层推进的小问题并加以解决,达到理解和把握大问题的目的,从而达到对问题的理解、深化与拓展。
五忌
忌无备而问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事前做了准备,因此能够把握将要到来的事物。“预”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进而把握将要到来的课堂教学。有了准备就可以取得教学的主动性,避免被动。有了主动性,就有了成功的可能。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的提问,应尽可能在事先估计到课堂上将会产生的各种情况,切忌随意问、信口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