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普职渗透的新途径

作者:陈 莹 李光布




  摘要:上海师范大学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手工业同业行会合作办学,体现了普职教育渗透的原则。同业行会兼纳了普教和职教两种体系的优势,将学历和技能证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办学;普职渗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必然引起办学模式的变化。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曾经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英才”阶段(15%以内)、大众阶段(15%~50%)和普及阶段(50%以上),并宣称随着数量上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质的变化。另外,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将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本文试图以上海师范大学机电学院中德合作项目为例,探讨将本科教育与行业职业教育相结合这一新途径。
  
  案例介绍和问题提出
  
  从2003年9月开始,上海师范大学机电学院中德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并开始招生,专业方向为汽车维修技术与检测,每年招收50名左右学生。第一至第三年在国内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兼修德语,第四年赴德国进行为期9个月的培训实习,最终通过汽车维修师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至今,已招收四届学生,目前双方合作教学运转情况良好。合作双方情况如下:
  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技术教育五个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工科专业背景。其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德国合作,合作伙伴为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手工业同业行会。
  德国上法兰肯手工业同业行会是遍布德国的众多手工业行会中的一个。这些行会有着统一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国家经济部颁发的独立法人资格,同时受到经济部的监督管理。行会代表的是地方手工业主的利益,其具体职责为:通过推动、提出建议和提供专业鉴定,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定期对本行业状况作出评估报告;提供职业培训,包括学徒培训;颁布考试规则,成立考试委员会;对成员提供法律咨询和企业咨询服务;设立仲裁机构。手工业行会在全德具有较高的行会组织威望。
  上海师范大学中德班的招生简章和培养目标等明确表明——中德合作班的学生为本科生,接受的是本科教育。作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合作伙伴——德国上法兰肯手工业同业行会并非专门的办学机构,不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更不属于高校范畴。其职责之一就是提供职业教育,广义而论,职业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英文缩写为TVET)等三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事实上,手工业同业行会在德国等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们要么为企业和学校牵线搭桥,要么凭借自己的教育力量,直接参与“双元制”模式,担任“双元制”中的一元。
  那么,一个是普教性质的本科教育机构,另一个是职教性质的培训机构,它们缘何走到了一起?它们的合作基础是什么?如此的“二元”合作,优势何在?
  
  普职渗透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我国近代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应是具有职业性的。“凡教育皆含有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因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黄炎培指出:“岂知人们常说什么界什么界,界是分不来的。不要说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等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断出,黄炎培先生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职业教育。换句话说,既然大学本科教育中必然隐含有职业教育的因素,那么,将普教与职教泾渭分明地割裂开来,显然是理论家人为的割裂行为。
  普职合一也是当今教育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也证明了这一点。德国的《劳动法》和《企业法》以及《基本法》中规定,公民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和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义务,每个市民除了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全时制学校教育)之外,还要经过基础职业教育(未满16周岁),方可就业……至于那些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的人,同样需要经过适应性职业培训的阶段,方可从事高一层次的职业。澳大利亚自1995年1月起改变了过去中学、职业教育院校和产业界培训机构各自颁发资格证书的状况,逐步建立和采用全国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AQF),构建起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使得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相互沟通、补充和交叉,形成具有梯次结构的网络。这个资格认证框架(如下图)由12个义务教育后资格等级组成,其中包括6个职业教育资格等级的专业证书,即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证书、四级证书、文凭、高级文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战略调整,应用学科教育比重增加,学术性学科比重下降;由注重一次性满足一生的教育到注重多次教育;重视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教管理体制由高度集权制转为分权制,举全国全民财力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远程教育;重视毕业生素质等。也就是说,普通本科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精英”型理论人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高等教育普及阶段,普通大学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一代劳动者,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毕业生要走上应用型职业岗位,整个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应用型的专业教育,整个高等教育的职业特性便凸现出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尤其是被学术成就光环掩盖的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属性的认识也将凸现出来。
  另一方面,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教育服务”也被纳入服务贸易范畴。“入世”后,对我国教育产业的直接影响表现在生源的国际流动、跨国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等方面,这将使我国职业教育市场面临直接被瓜分的危险。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具体体现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认证资格的人才;职业教育理念(职业生涯教育、咨询和终身教育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培养模式的引进,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步伐。
  综上所述,普职一体化的观念由来已久,绝非朝夕之间产生的时髦理论。不少国家已经实现普职一体化,无论是横向沟通还是纵向衔接都已十分畅通。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要从侧重理论研究转向侧重实际应用;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正是鉴于这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情况,本案例中普通大学本科和国外手工业行会之间的合作办学才能从容不迫地站稳脚跟。
  
  中德普职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优势初现
  
  一是技能证书的颁发。1995年5月2日,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通知》中规定:“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职业培训实体毕(结)业生,凡属技术工种的,按本‘通知’要求实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就业准入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改变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缺乏竞争力的状况;另一方面要根据“入世”后的新变化,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一些跨行业的走俏专业或直接引进国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国际认定的职业培训资格,容许国内与境外合作办学或国外教育机构独立办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