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再分析
作者:吴颖岩 邓 峰
质量评估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质量的高低是合作双方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教研室与世纪联华一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是:用得上、上手快、成长快、留得住。
(六)就业
按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培养出的合格毕业生,世纪联华按约定落实员工录用方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安排学生到岗就业。这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世纪联华而言,可降低用人成本、避免用人风险;对学生而言,可很快地回报社会;对学院而言,可成为与社会有效沟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管理体制
为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教研室与世纪联华共同采用“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系为实体”的组织形式,明确学院是进行决策与管理的主体,系部负责实践教学活动与企业合作的统筹,教研室和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事务,管理上严格执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制度。
(二)制度体系
管理制度为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参与订单培养的学生,学院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应作相应的调整,以为配套之用。(1)多种学分组合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管理有足够的柔性,学生能按照企业要求开设的课程学习,同时也满足企业在时间分派上的要求。总学分中包括理论学分、实践学分、职业资格证书折算的学分和顶岗工作学分。(2)“双证融通”制。学历证书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的内容相互融通,表现为专业教学要涵盖对应技能证书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并以此构建培养计划与教学体系,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上,把职业能力的“硬指标”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要求。实行“一教双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学历证书。
评估制度(1)滚动淘汰与补充制度。除正常的学籍管理制度及正常的教学考核制度外,教研室制定了滚动淘汰与补充制度。对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由双方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汰,即以开设的校内课程与企业所设的课程考核为依据,再结合校内表现与学生顶岗工作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对达不到双方规定标准的学生予以淘汰。非“订单”教育班的学生经推荐,企业考核,双方认可的,可以补充进来。(2)“订单”双方责任履行考核评估。对教研室与世纪联华在执行合作协议过程中履行各自职责的状况进行检查,通过评估,总结合作情况,为将来的合作能顺利进入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作者简介:
吴颖岩(1964—), 男,江苏江阴人,江海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