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五年制高职语文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

作者:陶友华




  教师在指导学生“道德长跑”的过程中,要善于做一个领跑人,可以有意识地对日记体随笔的内容作一些指导,根据班级的情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同层面的人文精神设计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讨论。有些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多写几篇,分几天写,让学生有一个体会和思考的过程。比如“谈责任”这一话题,可以分为“我们应对父母负责”、“我们应对教师负责”、“我们应对班级负责”、“我们应对自己负责”等。这样,就可以把负责精神的理念分解为几个层面条分缕析,深入思考;有时一个题目可以在不同阶段反复撰写几次,把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轨迹记录下来,分析学生思想的演变和提高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走向成熟都有很大帮助。
  语文学家黎锦熙曾经说过“日札优于作文”,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大力提倡师生共写随笔。事实确实如此,作文训练量毕竟有限,而且有种种限制,“日札”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写,不必一本正经。这种“道德长跑”式的“日札”在人文精神的自觉呵护中有特殊的作用,倘若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长跑下去,其思想境界和作文水平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文训练感悟人文精神
  
  文如其人,人做得好,作文才有底蕴,写的文章才能感人。很难设想,一个心浮气躁,不近人情的学生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佳作。高考作文的高分获得者通常都是文意与文采俱佳的人,也就是对人文精神感悟较深的人。头脑没有那一分感悟,就不可能体察文题和材料中的思想。
  要使学生感悟材料中的人文思想,首先要在他们的思想库中装备这种思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想洞察题目和材料中的“仁”(主旨),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仁者”,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用人文精神武装的“仁者”。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作文立意的需要,让学生着重掌握以下四组“大道理”,每组大道理再分解为若干“小道理”,逐一进行训练:
  1.修身之道:立志高远,爱国情怀,奉献社会,助人为乐,孝敬长辈,知恩报恩,遵守公德,诚实正直,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勇于改过,节俭朴素,严于律己。
  2.成人之道: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磨炼意志,不畏挫折,自信自强,把握时机,善于借鉴,勇于创新。
  3.生活之道:遵纪守法,反对迷信,保护环境,结交良友,学习有方,心理健康,潇洒幽默,尽心尽责,惜时守信。
  4.思辨之道: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周密思考,由表及里,提纲挈领,因小见大,相辅相成,物极必反,新陈代谢。
  每次作文,围绕其中一点,体察感悟,抒写真情实感,不能空发议论。要将这些丰富内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就必须联系实际生活,有感而发。与写日记和演讲相比,用作文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控性强且系统有序。
  文学审美体验人文精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是人文精神的基石。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语文教育应发挥学科优势,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语文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文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更要引导、点拨学生感悟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诵读、默读,进而涵养、浸淫)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从而获得对人生、人情、人性的深刻把握和体验。过去,我们对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重视不够,效果不佳,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有的高职生甚至看适合低幼学生的卡通连环画,更多的学生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也不安排阅读时间。有的专家甚至痛心地感叹:“现在学生已经没有梦想,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他们想象的翅膀被剪掉了。”这一切直接影响了他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诚如作家王蒙所言:“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它的民族特色、甚至地方特色。与文学审美相关的是我们应该以大语文的眼光审视周边的人文资源,把其中蕴含的丰富审美资源拿来为我所用。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有苏州的西湖之称的石湖风景区,这里有极其丰富的吴文化旅游资源,我就带领学生到石湖风景区开展对旅游资源的调研考察活动,走近“拜郊台”、“吴长城”、“越城”,聆听吴越春秋的历史回音,走近范成大、姜夔,吟咏《四时田园杂兴》,品赏《暗香》、《疏影》,走进石湖领略湖光山影的美景,走进我们所处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美、体验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当然,五年制高职语文培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途径还有很多,五年制高职的语文教育可以利用有利条件大胆创新,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语文实践等方面积极开拓人文精神培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潘庆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3).
  [2]王蒙.人文精神问题偶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雅克·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陶友华(1956—),男,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郝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