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五年制高职语文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
作者:陶友华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社会能力;人文精神;途径
五年制高职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结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跨岗位的关键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型或技艺型人才。五年制高职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社会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人本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人。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四大支柱支撑的现代教育观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指出:“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情感、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人,即一个身心、智力、情感、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得不到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难以立足。要学会做事就先要学会做人,否则就难以与人共处、难以生存。由此可见,五年制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是基础的人文学科,人文精神是语文的灵魂,五年制高职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应结合语文教学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和学生的实际,从五个方面着手培育人文精神。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要体现人文精神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课文是学生阅读与鉴赏的重要平台。五年制高职语文要搞好人文精神教育,必须注重教材建设。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既要能体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以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在这方面,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实践和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选编思路可资借鉴。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出现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教材。如南朝周兴嗣所撰写的《千字文》;唐代的《太公家教》和《兔园册》;宋代的《三字经》;清代的《弟子规》、《增广贤文》等教材包含了儒学思想纲领,充满了宏富的人文精神。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切于日用,因而流传时间久,范围广,影响甚大。这些著作大都由大学问家或文学家撰写,思想性强,字字珠玑,富有节奏,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价值,与“四书五经”一样,成为当时读书人塑造人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
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改过去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无味的状况,其主要特色是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教材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5个模块22个专题。教科书熔铸了人文精神,包含了语文因素。人文话题的选择重点指向那些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能够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反复出现并持续起着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题。教科书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融合现代人文主义学说,对相关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整合,提炼出一组人文话题。学生能从这些人文话题中获取精神的滋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话题的要素,主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及相关学习材料得以体现。该教材特别重视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在必修部分,第一次入选教科书的文本超过了50%,而且大都是名家名篇,让学生尽可能感受美的思想、美的语言、美的文字。教材还从新的文化视角与不同的阅读层面对一些传统课文做了独到的解读和新的开掘,将其整合到相关的专题中,赋予这些文本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为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变革,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现行的各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限于编写力量和水平等原因,其理念和文本基本脱胎于旧的语文教材,突出培养人文精神的篇目有限。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整合、引导学习、倡导开放的基本理念,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会与认同,提倡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对学生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在教材中增选人文精神浓郁的文学作品及名家名篇。统编教材存在滞后性,各校也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和本地的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作为补充,要对教材中已经选用的较贴近学生实际又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篇目作充分挖掘。
课前演讲培养人文精神
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许多语文教师都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笔者认为,这种演讲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良机,应充分加以利用。
笔者在指导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对学生演讲的内容作了引导,使之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为了选择合适的内容,平时应注意收集一些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思维素质等方面有启发教育意义的材料(主要是剪报),让学生在演讲前随机抽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围绕所给材料演讲,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述,最后由教师加以点拨,效果较好。比如一个学生抽到一个故事:一个科研小组在原始森林迷了路,大家疲备不堪,尤其令人沮丧的是老教授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弥留之际,老教授托付给众人一个小木箱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把他交给院领导!但谁也不许在交给领导前将其打开。”众人掩埋了老教授,化悲痛为力量,终于走出了原始森林。那盛满老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开,但里面只有一些石块。经过思索,学生们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老人的目的是给众人一个任务,一个美丽的向往,走出大森林,不只是为了活命,更有老教授临终嘱托。科研小组的成员就是在这一美丽而神圣目标的感召下,才产生了力量,最后走出困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目标,美丽的向往,目标和向往是生命的聚焦处,是力量的源泉。最后,经过笔者评述、点拨,大家达成共识:一个人只有立志高远,有了奋斗目标,才能激发生命的潜能,才能产生奋斗的力量和信心。一则故事或一段材料,可以演绎一个道理。通过演讲,学生体验了宽容忍让、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等人生哲理。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用概念解释概念,应给出一个能够使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情境,让学生找到人文精神的感觉,进行心灵的体认。一则生动的故事,一段别开生面的材料都是教师给定的一个能产生意义的语境。如果一个学期开展几十次演讲,学生便可以进行几十次的体认,几十次灵魂的熏陶和洗礼,使他们的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写日记体随笔自觉呵护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要经常对学生晓之以理,更要不停地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解释和唤醒。荀子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通过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复省察、反思,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完善。古人尚且知道如此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就更应要求学生每天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并且把内省的结果写成日记体随笔。这种做法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学生养成了内省的习惯,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情操,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使自己得以健康成长。“内省”也就是“道德长跑”(教育家魏书生曾将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可以不断引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文精神约束、鞭策自己。第二,可以提高表达能力。每天将自己的思考结果用500字左右的随笔表达出来,一个月可以练笔1.5万字,一年下来也有18万字左右。熟能生巧,坚持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大大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