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加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作者:陈卫中




  造就高素质的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一批职业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做后盾,高职教育就会办成低层次的普高教育,失去其应有的特色。为此,要把师资建设作为实践性教学的第一要务来抓,并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1)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选送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2)积极引进学校紧缺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改善师资结构。(3)要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一方面改革人事考核制度,把教师参加“双师”进修提高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的办法,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另一方面,在职务晋升、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4)在专任教师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引聘结合”、兼职等方式聘请相关行业的财经人才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性教学,甚至参与实践性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这将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
  开发模块型的实训教学教材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实训是将实务操作训练和专业实习相结合,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实务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该类教学强调的是实务性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处理职业岗位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它是通过知识的实务化和程序化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因此,实训教材的开发必须注重内容上的实务性、操作上的模块性和环境上的仿真性或真实性。内容上强调实务性是指既要有案例内容,又要有流程性知识。案例内容有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流程性知识可让学生在熟悉经济管理实务的全过程中,掌握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业务,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另外,还要有具体处理某些经济业务或管理事务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如证券交易需要经过“委托”、“竞价”、“清算与交割”、“过户”环节等,这些环节既表明了证券交易的业务流程,也包括了业务的基本概念与具体的处理方法。操作上强调模块性,是由于经济管理业务往往是对某一职业岗位在一定时段中的系统业务。所以,经管类课程的实训必须以业务活动发生的过程为模块,通过模拟实际业务过程的模块式训练,使学生对实际业务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掌握。环境的仿真性或真实性是指教材要对实训规定特定的经营或管理的职业环境,使专业实训更加贴近于经济管理第一线,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特定的职业氛围,有一种置身于工作岗位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3]曹前锋.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陈卫中(1956—),男,广东省汕头市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