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作者:邱 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整体教学模式;健康素质
课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通过教育使高职学子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责无旁贷。但是,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大学生(包括高职生)体育素质低下,超过20%的学生体质健康不合格,16%~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更有高达65%以上的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传统高等学校体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对目前的高职院校而言,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诸如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观念、环境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的难题,但是,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涉及深层次的学校体育的生命力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冲破教学旧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观念,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实质和要求,通过具体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建构,实现使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专业学习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在2003~2004年“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整体教学的观点和实践模式,并据此进行了实验,旨在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素质的新理论和新策略。
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对象从我院2003级18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依据实验前测学生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相当的原则,分成4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共205人,其中男52人、女153人;对照班204人,其中男53人、女151人),分别由4位教师施教。实验教学时间为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比较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接受前测,实测项目为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现状、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班进行整体教学实验,对照班则按常规方法施教;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接受后测。
测量工具与测试方法选择运用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测量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素质测量表、体育知识与认知测试量表等,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主要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规定的实施办法、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测定。
资料、数据管理将调研的资料和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1.0)软件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
实验措施
(一)构建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整体教学实验理论
整体教学的涵义整体教学是以整体理念为核心,以《纲要》为指导文件,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旨归,从整体优化的视角出发,梳理整合体育各要素以及与学校环境、所在专业教育的关系,建构一个教学、资源、管理、环境各子系统协调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优质学习与健康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思想。
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本实验的理论基础,一是素质教育理论,二是与时俱进的系统科学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是体育促进健康的七大心理机制,五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整体健康观念,六是全纳学习理论。
(二)构建整体课程教学实践体系
课堂教学将先进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管理、反馈、评价与课程资源开发等集成一个紧密系统,实施一体化链接,在整体实现中达成体育目标。
整合教学设计和实施课案依据健康目标和专业所需身体素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实施课型→进行课案编写。本研究要求灵活实施专业素质型、爱好发展型、游戏活力型、自尊自信型、合作交往型、意志—耐受力型、情绪调控型与心理塑造处方型等身心兼顾的课案。
教学组织活动一体化呈现完整的课堂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实施“习得—会学”的学习方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调控策略→建立多元的师生关系,开展开放式、合作式和探究式教学,开展“三自主”学习,通过俱乐部开展选项教学。
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的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性、操作性、组织管理性的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在节假日、寒暑假要求学生与家人开展家庭体育活动。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运动锻炼与健康实践实施分类辅导、灵活个体化辅导、创设特定环境的辅导、关爱辅导等;实施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游戏竞赛法、生态体育法、形体与表现类运动法、饮食营养调节法等。
反馈评价与学习目标合一实施突出健康和运动主线的“体育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整体评价”方案,此方案由参与态度、体育素质、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体育与综合调控评价等内容有机构成。
强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五个一”活动,使教师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职业体育观,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内外体育活动及健康辅导的能力。
结果与分析
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变化不大表1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前测综合评定等级分布基本相当,实验后测显示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验班中,对体育表现出稳定的兴趣或将其视为内心需要的学生(即具有四、五级高水平的学生)达到40.6%,而对照班这一比例只有22.3%;对体育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即处在一、二级低水平)的学生,在实验班占17.4%,在对照班占35.0%,检验显示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此结果说明,整体教学更能引发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行为,更能维持并促使学生自觉地坚持体育学练,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意识。
实验班学生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提高不明显表2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前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得分为63.6分,对照班为64.5分,对照班略好于实验班,经检验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但实验班后测得分达到77.8分,提高明显,而对照班只有64.6分,变化不大。此结果表明,整体教学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科学地进行身体的锻炼实践、培养文明的行为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验班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班则呈小幅下降趋势表3、表4的数据说明,整体教学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与整体教学的理念和实验假设是相符的。实验后测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除身高、体重和身体综合指数(BMI)数值与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之外,其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而且,尽管BMI总体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两者后测检出的BMI过高与不良的人数差异显著,检出率由实验前的22.6%比21.5%变化为实验后的5.8%比25.5%,具有实质性意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质量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高于对照班,差距明显,经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