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人本管理在我国职教领域的应用研究
作者:阳 晖 陈 静
关键词:人本管理;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管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是承担知识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人们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人本管理,改革落后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式,既是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保证。
人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本,即以人为本,将人视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根本,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以促进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
管理史上,从“经济人”时代开始,历经“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几个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证明:人是生产和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最核心的要素、最宝贵的财富。管理要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以人为中心,这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人本管理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强调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重视人的本质和潜力挖掘,主张采用有效的制度设计以及资源配置实现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重视管理过程,从以往的将人视为“手段人”、“目的人”,只关注管理结果转移到关注管理过程上来,强调过程中的互动,通过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交流与相互支持实现管理目标的和谐统一。
人本管理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人本管理的模式已日臻成熟并逐渐渗透到包括学校在内的各个管理层面。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专门人才,强调个性化的劳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其职业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劳动的多样化和就业创业形式的多样化。在这种多样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求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实现多样化。因此,人本管理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便有了用武之地,要求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尊重求知者的自主选择,帮助学习者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办学理念落后,定位不明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办学思想上,存在比较严重的普教化倾向,没有明确自身的培养任务和办学方向,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于注重理论能力,片面强调学科教学,忽视知识的实践性,漠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机制上,没有摆脱分数的限制与束缚,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培养,个人发展的多样性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遏制。
培养模式僵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设计和制定的,要求学生主动适应学校的培养方案,而不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我国职教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围绕政府展开的:(1)政府制定计划,设计发展模式,向学校分配资源;(2)市场需求、企业信息通过政府中介进行传达,企业与学校没有形成直接联系;(3)学校按照政府计划与自身认识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4)学生成为政府、学校、企业利益博弈结果的承担者;(5)政府、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
课程设置工具化倾向严重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过分强调技能的掌握,以单纯的技术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力求使受教育者获得一项或几项谋生的技能,忽视了对人本性的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存在严重的工具化倾向。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对人的改造,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造,使受教育者身心都获得全面的、健康的发展,这才符合以人为本的和谐目标。
(二)人本管理理念与职业教育管理实践的融合
转变办学理念市场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以人为本可以使受教育者能够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当“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从这一表述上看,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不应只注重于专业技能,而应注重以专业技术和能力为本源,向外辐射和发散的综合能力,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等。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体现和保证。本文借鉴了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职教培养模式。西方国家职教模式源于企业自身需求,政府在其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最终模式形成于企业与学校的博弈:(1)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产学结合,共同培育学生;(2)政府在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与个性化需求;(4)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之间有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发展意愿与个性化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例如,德国在管理上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主张学生按教师的意图去做,而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德国的职业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基本上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企业资助学校实验室建设,向学校提供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接受教师到企业承担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等。以学生为本,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在培养模式上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极为不足。笔者认为,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质量来评判与检验的。学生作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构成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第二种商品形态。这第二种商品形态的意义就在于,它构成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以及职业院校生存的基点。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应该切实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未来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赋予学生参与和发言的权利,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方的博弈过程中充分注意和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和个人需求,构建柔性的、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培养模式。
2.学校—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企业—学生: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载体,学生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力量,是企业未来财富的创造者,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教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4.学校—企业:学校要转变办学思路,以社会为生存之基、力量之源,积极建立与社会、市场、企业稳定合作的关系,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动力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
5.政府—学校:应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由过去的计划、包揽办学、限制控制转变为引导、扶持、协调,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教育与劳动就业接轨的、各项制度协调保障的、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的运行机制。
6.政府—企业:要运用市场、法律等手段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例如,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等市场手段鼓励合作教育,为产学结合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