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论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作者:林立忠




  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高职教育学生而言,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能力。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或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普适性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与知识范畴的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叫做普适性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这种能力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可迁移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促进另一种能力的获得,工具性是指这种能力是实用的,与职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学术的。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劳动者不会因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岗位不适用而发愁。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能力是学好某些基础科学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主要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能比较出色地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习任务,获得出色的成绩。语言智力是指人类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数学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两种智力的开发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与课程提供
  
  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确定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标准是设计合适课程的指南,课程是标准的具体化。因而,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现有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多采用以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常常是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设计与实习课。这种课程模式因过分强调分阶段,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重复或割裂。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的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采取这种课程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课程模式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的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体现新标准与能力观的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新质量标准中,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其不同的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不同的能力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能力组合要求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高职教育能力组合的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学术能力中的基础学科能力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来提供,应用学科能力主要由应用学科课程来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相关学科的纯科学、纯理论问题,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文学理论等课程,或者是向高职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某些重要内容,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职业能力中的专门职业能力由专门职业课程提供,工作实践经验能力由职业实践课程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性课程,主要提供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准备或适应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普适性能力则主要由某些通用课程来提供,这种课程的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玉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4]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杨武星.关于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探讨[D].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杨异军,等.高等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7,(6).
  作者简介:
  林立忠(1968—),男,福建平潭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与代数密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