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基于“批判理论”的反思 呼唤高职教育的人文性

作者:李华玲 马 圆 刘玉杰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高职教育
  
  那么,洋溢着鲜活生命自由的职业教育在哪里?导引人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在论文《教育、雇主与阶级流动》中指出,因为雇主们对学历的兴趣在变小,所以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变小。雇主们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坚持不懈、理解信息和提出想法;同时,对制造业不利的服务业一直在增长,服务部门的雇主们越来越想要口齿清楚、自信而机敏的雇员,而高校并没有塑造这些品质。这就给高职教育提出挑战并促使我们反思。高职教育不应再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而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的、反思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能为未来的工作变换做好准备,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能为今后享受“理智的生活”打好基础。为此,高职教育应注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契合,把培养有文化品位的、有教养的、懂技术的“能力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人文精神是凝结在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中的精髓与主旋律,是一种付诸于实践,以人为关注点的理念,它立足于现实生活,放眼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潜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怀,隐含着人类的文化理想,能够使科学知识更为丰满、更具有价值意义、更具有活力。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尊严的肯定。人文精神的要旨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既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现实,强调主体的自由创造与自我超越,反对盲从的行为。
  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多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专业的相通性,强化“技术通识”教育,弱化专业;设置技术实践课程时要兼顾人文课程,积极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基于“批判理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成功地实施了多年,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决策,包括劳动决策、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决策等。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契合就是基于“批判理论”的人性化的职业教育观,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并且是一种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精髓的新型的教育观。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4.
  参考文献:
  [1]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2]彭正梅.批判理论与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刘旭东.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4]李志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特性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5]张斌贤.学术职业化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作者简介:
  李华玲(1969—),男,湖南新宁人,贵州黔西南民族师专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职业教育研究。
  马圆(1978—),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刘玉杰(1975—),男,甘肃会宁人,新疆喀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科学方法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