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周立新




  以人为本,要牢固确立语文课程中“人文”的地位,主张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在教育目标和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性和美好的精神生活。语文课程的人文营养应该能够使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不应将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知识、技术或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上,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批判力。
  第二,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分配、教法选择、教学方式等都依附于其主要能力培训课程的建设。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其成为旨在陶冶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课程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旨在陶冶的课程,是因为其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陶冶了性情,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写作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悟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要引导,二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层,探得个中滋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第三,创新人文教学方法。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志,从而发现真理。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应重视启发诱导学生的自悟。这些都反映了创新性的人文教育方法观。创新性的人文教学方法具体包括: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旨在激励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等等。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会使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的创新创造。文学作品是人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作品才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不可能具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那种动辄用标准答案和标准化的理解衡量个体色彩鲜明的作品的做法,是独断的、无效的。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那种僵化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扼杀了人的个性、言语的特色,扼杀了创造的幼芽。学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个性特征不同,阅读课文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这并非否定标准的科学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创新的人文教育方法目的,是让教师在尊重科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进行平等的对话。要进行讨论,说明理由,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自觉自悟。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因此,在某些问题上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的行为,会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清时.从中外著名科学家身上得到的领悟[J].中国高等教育,1999,(1).
  作者简介:
  周立新(1970—),男,安徽东至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