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有效服务于企业集团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胡怡芳
企业集团的人才培养应与高职人才培养相结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职业性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当成校园文化的一种延伸加以重视,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优良校风和学风,高职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系统,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有激励、渗透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在选择和吸收企业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与促进作用。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高职校园文化要突出职业特色高职教育办学必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贴近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为特色,注意高职的教育性、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协调发展。校园里应有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师生应充分置身于学术实践的氛围中,通过感受、模仿、实验、安装、维修、制作以及发明、创造等活动,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职业兴趣。
教学环境布置应与企业相关教学楼、班级环境布置要与职业息息相关。在教室或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的不应仅仅是设计精美的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班纪班规,也应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业界的用人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信息,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增强学习的动力。
应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渗透企业文化首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据有关调查,当前的教学工作并没有为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学校有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等各种教育环节,但是脱离企业生产实际讲企业文化,显得空洞。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与关键能力。其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关系。没有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很难理解各工序之间的有效配合与衔接以及工作责任心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意识到先进技术对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利润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再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曲东华,张健.从企业文化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5,(6).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马昀.论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4]洪震.构建高职校园文化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5,(31).
作者简介:
胡怡芳(1980—),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与职业培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