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的研究综述
作者:范爱华
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对高校专业认证的研究还十分不足,主要是研究人员与专题研究的数量不多,文献资料基本是以编译、介绍为主,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讨。关于专业认证的研究通常是以专业认证的范例出现在研究高等教育认证的相关文献中,多数研究与论述只是将专业认证作为认证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和说明,直接针对专业认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数量相当有限,因此,相关研究往往显得深度不够并缺乏系统性。这些足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理论研究的薄弱。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期刊只有两家,即《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与《高教发展与评估》。认证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证主体不够多元、认证方案不够规范、认证方式不够多样、认证手段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都亟待从理论上加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毕家驹,沈祖炎.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3).
[2]毕家驹.美国工程学位教育的质量保证[J].同济教育研究,1997,(4).
[3]毕家驹.美国注册工程师资格的质量定位[J].同济教育研究,1998,(1).
[4]毕家驹.中国工程学位与工程师资格通行世界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1).
[5]毕家驹.关于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评述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9,(1).
[6]毕家驹.中国工程专业评估的过去、现状和使命——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7]毕家驹.关于华盛顿协议新进展的评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9,(4).
[8]黄子杰.美国大学的教学评估——高等教育认证[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9]吴启迪,等.专业评估与资质鉴定[J].复旦教育论坛,2003,(2).
[10]蓝江桥.美国高校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11]宋吉缮.韩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机遇[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12]陈以一.我国工程专业评估工作亟待加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13]谢建精,赵川平.“认可”与“认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桥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14]董秀华.专业认证:中国高教评估不可忽视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4).
[15]韩晓燕,张彦通.试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16]杨西强,王国祥,田冰雪.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鉴认制度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17]汪辉.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18]张又.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出现及其背景[J].药学教育,2005,(1).
[19]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20]熊耕.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功能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21]汪辉.美欧日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2]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张志英,王启明.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体制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4]李茂国,张志英,张彦通.积极推进专业评估与认证 引导工程教育协调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25]刘宝英.中国执业资格制度发展与展望——在工程师资格认证与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OL].http:∥www.cae.ac.cn/09gjyth/905/9055.htm.
[26]张彦通,李茂国,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撬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支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27]孙春玲,尹贻林,严玲.专业协会对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介入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28]张文雪,王孙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29]马克和,李杰,崔国发,王跃飞.执业资格制度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铜陵学院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
范爱华,女,河南南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