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作者:高利兵




  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历史的、经济的、体制的和观念的原因,农村职业教育还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更新观念、加强统筹、把握定位、提升能力,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生产能力、发展经济文化,改变村容乡风、加强民主建设,都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意义
  
  是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农村经济的需要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当前,农业生产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非农产业的逐步扩大。从农村的实际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不足1%,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比城市劳动力的10.2年低3年左右,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率先转移了,剩下的劳动力素质更低。科技人才的缺乏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推广不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2005年,安徽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959.6亿元,只相当于GDP增量的8.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307元/人,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占全省50%的劳动力创造的GDP不足1/5。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力因素,因此,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
  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41元,与城镇居民的差距由2000年的3359元扩大到5830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74︰1扩大到3.21︰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增长6.4%。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安徽全省的平均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劳务输出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是,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以及转移层次的提高。目前,我国约有农民工1.2亿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6%。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0.13%,没有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普遍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的素质要求相差更远。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实属当务之急。
  是改变农村风貌、实现民主化管理的需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既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勉、自助与协作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民主管理,倡导文明乡风,不仅需要农村基层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为群众谋健康、谋福利、谋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也需要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增强其参与农村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未来的新农村应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统一,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目前,我国人口的60%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素质低下,不仅影响生产发展和增加收入,而且也影响农村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法制意识与民主意识,是新农村文化发展、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总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与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长远看,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而职业教育则是当前的治标良药,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区域职业教育的问题
  
  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但由于历史的、经济的、体制的、观念的原因,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百姓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源性因素思想观念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重知识而轻技能,从内心看不起职业教育,上职校往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一些领导只看到普通教育为升学服务的功能,没有足够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热衷于为普教“锦上添花”,很少对职业教育“雪中送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办学条件等方面扶持不力。一些地方没有把农民培训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挂钩,将其看成软任务,行动上不力,措施上不落实。有些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依旧淡漠,新闻媒体极少宣传,民众普遍不理解、不信任、不认同,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据相关调查,只有17.7%的人认为职校毕业生也能成才;认为子女的理想职业是生产一线“蓝领”的只有2.3%;对本区域职校办学满意的占19.5%,不满意的占24.2%;有37.4%的人期望职业教育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政策落实不力,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未能履行统筹职教发展的主导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形同虚设,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制度难以有效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一,与职校学历证书衔接不够,职校在职业资格鉴定中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企业雇佣无证人员的现象严重。对行业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规定,其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不强。不少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不能及时到位,专项经费尚未设立,有的还平调学校资金,学校获得的经费仅能维持日常运转,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的需要,实践教学条件差。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协调,办学、招生、经费、师资、证书、就业等仍存在部门障碍。农民培训的主管部门不够明确,农业、教育、劳动部门各自为政,统筹乏力,资源不能共享。作为农民教育实施主体的乡镇成人技校十分薄弱,多数已名存实亡,职校、技校培训农民的领域狭窄,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共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推进。由于条块分割,劳动力市场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机构难以得到准确的劳动力需求信息,导致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
  师资数量缺乏,结构矛盾突出,专业技能欠缺,是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性因素许多地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双师型”教师缺乏;各类骨干教师培养不力,人数很少,不足以形成骨干群体,也不能产生“名师效应”。由于教育人事制度以及待遇、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不仅难以纳新扩容,而且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同时,教师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缺乏针对职业教育实际的内容、方法与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实效性不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力,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办学定位不准,教学模式陈旧,适应能力不强,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性因素学校办学的开放意识不强,虽然有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但还不够广泛深入,难以与企业紧密对接,专业设置不能紧贴市场需要,校企合作渠道不够通畅。许多学校生源素质差,沿袭普通教育模式办学,不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专业技能教学,加上没有好的管理方式与育人环境,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就业质量低。更严重的是许多地方对职业培训不重视,职校更多地倾向于学历教育。对于农民培训,有的是为培训而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就业需求相脱节,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训时间过短,只讲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操作,难以起到提高农民技能水平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