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论科学推进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

作者:孙 山 廖昕岚




  摘要:要深刻领会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并以此为指导,深入剖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科学内涵,总结“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各种实施模式,完善有关“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企业高级技工短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密切联系。毛泽东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过许多精辟论述,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推动职业院校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针对旧中国教育与社会实践脱离、“劳心”与“劳力”分离、智力与体力脱离的弊端,毛泽东明确指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1921年,毛泽东创办了以帮助知识青年进修提高为主要任务的“湖南自修大学”,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在他起草的《组织大纲》中明确宣布:“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本大学为达到劳动之目的,应有相当之设备。”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广大劳苦大众成为文明幸福的享有者。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但把教育同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作克服当时严重经济困难的重要手段,提倡“一面生产,一面学习”。抗日军政大学是当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办学方针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1958年,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就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问题,毛泽东指出:应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并考虑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来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1966年,毛泽东又明确指示:全日制学校学生,在以学为主的同时,应适当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另外,毛泽东还主张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与业余学校并举;理工科院校开办工厂;文科学校可以整个社会为工厂,师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接触工业和农业、接触工人和农民。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从事生产劳动的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接受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面对经济不强大、政治不稳定、教育不发达、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落后的旧中国,毛泽东主张通过办教育、办学校消除众多的文盲与半文盲,提高生产者的知识文化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现代文明的享有者,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积极筹办工人、农民业余学校,开办夜校、扫盲班、识字班等,通过午学、夜读、半日制、季节性等多种形式,努力使生产劳动与教育紧密结合,以此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主张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196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在坚持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适当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另外,毛泽东在一些文章中也要求工厂、农场和机关、部队开办学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一贯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一直坚持将其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毛泽东对马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一大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的穷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新民主主义教育宗旨规定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多次强调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毛泽东所主张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湖南自修大学的纲领中,毛泽东提出“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这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已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作引导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抗战时期,毛泽东要求“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作思想改造的一种手段。他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他要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生产中不断改造思想,锻炼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以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指导,
  
  科学推进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为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动力,是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行动指南。
  (一)准确理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科学内涵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就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其修订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也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直接、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因此,不能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仅仅看作是职业院校的一种培养模式,更应该将其视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反映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生产性、实践性、职业性、大众性、产业性、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短周期等特点,其教育效果具有较强的直接性与外显性,能够迅速适应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践性、产业性、职业性等本质特征的现实反映,是实现职业教育根本目的的最佳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