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非专业素质缺失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作者:龙卫兵 吴蜀湘




  摘要:通过对非专业素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非专业素质缺失的危害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素质本位”为立足点,改革课程体系与学生考评机制,构建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模式的素质培养方式,促进高职人才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素质本位;专业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所谓非专业素质,指的是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应当具备的素质,如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等。资料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非专业素质对其工作“很重要”的占62%,78.5%的用人单位认为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而现实的情况是,“珠三角”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追踪反馈表”显示,尽管有87.2%的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满意,但只有不足三成的企业对其总体评价为“优秀”。工作态度、为人处事、个人品质、服务意识等非专业素质的缺失是导致总体评价结果较低的根本原因,非专业素质在企业对员工总体评价中所占权重超过一半。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非专业素质的缺失将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因此,重视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育,坚持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是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非专业素质教育缺失的消极影响
  
  使学生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影响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高职教育同样承载着职业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非专业素质培育,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导致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分彰显个性以至缺乏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不少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思维逻辑性差。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与人际交往能力,性格孤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更有些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做事马虎草率,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正如教育家艾禾所言:“今天的教育正朝着制造技术人员的特定目标前进,趋于功利。”教育所产生的“智识分子”逐渐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成为“空心人”。
  就业支撑点单一,严重削弱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不仅包括专业素质,也包括非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是更为关键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非专业素质比专业素质更重要,非专业素质是基础,优秀的专业素质应该建立在优秀的非专业素质基础之上。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是企业在人才录用时突出考察的内容,对人才的聘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三种关键的非专业素质恰好是高职教育教学长期所忽视的,由此导致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只能依靠单纯的专业素质孤军奋战,就业支撑点单一,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能力差,难以就业或难以实现较理想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限制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拓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转换成本传统高职教育重职业、轻人生,重知识、轻心智,重技能、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即重专业素质、轻非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守业观、终身职业观向现代就业观与创业观转变,职业转换与新的职业适应能力成为劳动者永恒的职业主题,非专业素质的先天性缺乏势必成为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瓶颈”。职业拓展空间因此受到局限,动态的职业转换难以顺利实施,不仅增加了职业转换成本,也增加了未来的职业风险。正如欧盟委员会在《教育白皮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未来充满危机还是机会,全看个人是不是有能力去适应,是不是有足够的知识去赶上未来。”显然,缺少非专业素质支撑的狭窄的专业素质教育,是无法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
  
  非专业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对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起了积极作用,但在今天却蜕变成了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论”,即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从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几乎无一例外地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以此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高职特点的“专业能力本位论”视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等非专业素质为附属性、辅助性的东西,有人简单地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就业教育,就业能力的核心当然就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无足轻重了,至少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生存。表现在实践中就是重现实生存、轻长远发展,重外在技能训练、轻内涵品质培养。
  相对落后的高职教学模式高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学主阵地仍立足三尺讲台,教学方法仍是我讲你听作笔记,以单向传授为主,教学内容仍死扣教材,教学手段仍是粉笔加黑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对行业岗位素质的了解仅仅取决于教师的行业经验与课堂教学效果。而知识传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又限制了教师对行业素质作详细叙述的可能,加上许多专业教师本身对行业缺乏了解,实践经验不足,在客观上造成了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割裂。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实境学习或现场感知机会缺少,无法获得丰厚的专业与非专业素质认知,对非专业素质重要性的理解及培养也就因缺少真实感知而漠然置之了。
  教学定位受功利主义的“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左右“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对端正高职教育定位意识、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表现为片面强调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从属于就业核心,按既定的就业岗位范式组织教学活动;认为所有教学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成为“熟练技工”,进而获得一个工作岗位,实现最终就业的目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高职教育简直就是“制器”,而非“育人”,越来越远离教育要培养人的根本目的。由于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非专业素质缺失的高职学生评价机制以专业素质与技能论英雄的相对片面的高职学生评价机制,无法涵盖对学生的各方面评价,尤其是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评价,导致非专业素质评价出现真空。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产生消极导向性作用。非专业素质未能有效纳入评价机制,学生也就认为无足轻重了。
  
  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立足“素质本位”,坚持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它不仅强调专业素质,也强调非专业素质,认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认为职业教育及其教学改革活动必须有助于增强学生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要加强非技能性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的教育(即非专业素质教育)。这就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即高职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职业生存,更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的无限发展;不仅要传授学生生存的知识,更要传授学生发展的知识;不仅要给学生造就现时的职业平台,更要留下一个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接口。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二者并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专业能力本位论”,让学生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防止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能适应新的技术工具,还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工作环境,增强面对社会中的种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压力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因此,只有坚持“素质本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兼顾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人才,高职教育才有出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