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目标

作者:刘明富 印建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在道德人格的发展方面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苗头和倾向,应当引起重视。因此,确定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核心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应然目标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的欢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除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外,还应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人格修养水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道德人格是道德主体做人的尊严、价值与品格的总和,体现的是人的社会性特质。马克思曾指出,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个体道德人格的本质。显而易见,个体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在不断接受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之后逐步形成的,且道德人格一经形成,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一个人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道德行为的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状况
  
  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高职院校学生中产生了诸多人格发展的困境,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经历着一系列剧烈的变化。据笔者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与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可漠视的问题。
  道德人格扭曲加剧,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出现有悖社会主流的人格障碍道德人格的扭曲是个人人格的张度变形的一种表现。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副产品——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耻感旁落、无序竞争、诚信缺失等不良影响,使部分学生无法也不能恰当地维护自己适度的人格张度,从而屈从于外力的挤压。这种内心与外力的尖锐对立,在形成道德人格时就产生一定的“剪刀差”,使部分学生的道德人格发生严重扭曲,甚至出现许多反社会主流的病态人格特征。他们对人对物冷漠、仇视、缺乏同情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对他人、集体和社会漠不关心,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渐行渐远,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更喜欢自由地独居;他们会轻易地伤害别人,且缺少甚至毫无负罪感与内疚感,似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无须计较和认真;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影响,有的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充满敌意,有的还怀有报复性的侵犯动机。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迷失全社会对于科技的重视给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灌输了工具理性与实用理性的思维范式。当工具理性逐渐取得工业文明的主导地位时,我们所一贯倡导与坚守的人文关怀精神渐渐被抛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和对立,导致技术进步与道德沦丧并存,科技发达与人文堕落同在,工具先进与文化颓废共生,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灵魂无处皈依共存等诸多社会“现代病”。这些“现代病”传染到学校,导致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知识与伦理的迅速疏离、人文精神失落、理想信念迷失与道德人格失范。正如余潇枫在《哲学人格》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道德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主体则会淹没在‘陷阱’中迷失自我,而其人格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机’,具体表现为‘三失’,即: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和理想人格的‘失落’”。在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是技能,当他们惊叹于科技的神奇、信息的快捷,满足于物质的丰足与生活的舒适时,却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丰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格不健全的单面人。他们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整体人文素质较低,历史哲学知识缺少,文学修养严重贫乏,音乐欣赏水平较低。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普遍存在的这种对“智性”的崇拜已使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忽略了对自身“德性”的修炼,造成了一系列的精神与道德危机。
  理想信念的迷惘与价值观的嬗变,导致高职院校部分学生道德人格的倾覆随着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与矛盾日益由隐性发展为显性,使高职院校学生对以前空泛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产生了普遍的困惑与质疑。市场经济的利益化原则使他们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不少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畸变,他们对社会缺乏起码的信任感,思想认识混乱,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念,不关心人类的理想、国家的前途,爱国意识淡薄;他们强调主体意识,注重个人奋斗和竞争,注重自我发展,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的需要。在奉献与索取的天平上,不少学生道德的砝码向索取倾斜,习惯于把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尺度与交换原则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认为获取的多少与自己人生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更多地关注个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福祉离他们太遥远,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才是实在的和实惠的;在奋斗与享受的关系上,不少学生倾向于及时享乐。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学生确实面临着不少困难,部分学生表现浮躁,不愿吃苦、惧怕竞争、贪图安逸,作业靠抄袭,考试靠作弊,缺乏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与意志。
  多元道德观的冲击与道德践行选择的矛盾,使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产生道德认知与实践水平的巨大落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过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根据该理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处于道德发展的第三水平,即后习俗水平阶段。他们能意识到法律与各种行为规范的人为性,能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然而,他们一方面对道德品格有着崇高的期盼,另一方面又屡屡被现实所打击。这种对立的认知状态使不少学生出现了道德知行的失调。例如,大部分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语言文明、见义勇为等基本社会公德和规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垃圾乱扔、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不爱护公物、不讲究公共卫生,甚至于不愿意打扫宿舍和教室。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指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道德人格模式已被打破,现代道德人格模式正在逐步建立,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高职院校的道德人格教育应确立如下目标。
  道德人格教育的核心目标: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更深层、更基础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独立、自由、自主、责任、理性、自为等,是道德选择与道德实践中主体的独立自主与责任自负的理性自觉,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人的主体形态和道德人格发展的历史性要求,是道德人格生成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上诸多道德问题的现实要求。人格是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展开,人格的获得与发展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与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与当今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相对应,人格的发展也经历了“族群人格”、“依附人格”、“独立人格”与“自由人格”四种历史形态,人的主体形态和人格发展从缺乏个体独立性、自我意识和自为选择,到人的个体生命存在被肯定,再到具有自主性质、自立能力、自律意识与自由状态的“自由人格”,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目标是高职院校道德人格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应然指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