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作者:曾阅林 张 衡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农村建设;招生;就业
新农村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应由高职院校培养。因为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把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高职院校理应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2002年,全国高职毕业生有61万人,到2003年达到96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2004年高职毕业生有147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53.1%,2005年高职毕业生超过200万人。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近70%来自农村,然而,受过高职教育或中职教育的毕业生到农村或西部就业的很少。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人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人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尚且如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更不必说了。
高职毕业生难以到农村就业的原因
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到农村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高职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培养目标的“城市取向”
教育培养目标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招生对象与就业方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技术(技艺)人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面向新技术、新行业、新岗位的建设人才。从这里可以隐约地看到高职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为城市工业生产培养人才服务,为城市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在培养目标的“城市取向”下,高职院校围绕着城市建设与城市工业生产开展招生、师资配置、教学管理等工作,培养的大学生知识背景远离农村。这些毕业生即使怀着满腔热血到农村去,也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据调查,到农村去的大学生村干部具备农学背景的仅有4%,另外,具备医学背景的占2%,具备工学背景的占6%,具备法学背景的占3%,具备经济与管理背景的占22%,具备哲学、历史学背景以及说不清楚背景的占18%;具备理学、文学、教育学背景的占45%。虽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具备哲学、文学、法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但这类人才毕竟不是农村现在最急需的人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最需要的是掌握了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实际知识,能引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二)高职招生制度不灵活
近年来,虽然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有所加大,但实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招生制度,录取多少学生以及录取标准都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统一高考或其他形式的考试入学的。这种招生制度有严格的入学考试与较高的入学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录取的学生,很多是为“跳农门”而来,为的是毕业后能在城市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难想象,通过这种形式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会对到农村工作抱有热情。
(三)高职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环境不成熟
传统观念的阻碍(1)办学者服务“三农”的观念不强。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者仍然信奉升格、评估得优以及扩大办学规模的办学理念,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甚至很多涉农高职院校争相摘“农帽”、脱“农壳”。原因固然有很多,一方面,涉农院校在招生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涉农专业的学生就业时往往遭遇尴尬处境。所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难免导致办学者为农村服务的积极性不高。(2)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长期的“精英教育”抬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形成了就业惯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为城市工业以及服务业培养人才,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找工作,来自农村的学生“跳农门”的思想比较重,城市里的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就更少了。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观念是很难的。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激励机制不完善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引导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面向农村办学,促进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目前,还没有把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作为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指标之一;在评估就业状况时主要是评估就业率,还没有把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比率列入评估范围。从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来看,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拨款比普通高校低,因此高职院校收取的学费比普通高校高。现有的机制不利于引导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不能激励高职院校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另外,国家对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学生的鼓励力度也不够。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内部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忽视了“以服务为宗旨”和“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能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教师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所以,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趋同现象严重,教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热情不高。
高职院校基于招生与就业的对策
调整培养目标,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人才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志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热爱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要针对这个培养目标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如何设置专业、开设哪些课程、进行哪些实践教学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能“下得去、用得上”,还能“留得住”。
改革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拓宽招生渠道现在的招生制度不利于把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且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选拔出来,必须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要转变思路,由培养“下得去”的人才转变为选拔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上得来”的人才,然后再把他们培养成“回得去”的人才。根据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有251.7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08.36万人,还有100多万人未能继续深造。从1999年实行扩招至今,仍有很多高中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大量具有培养潜力的高中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农村有浓厚的兴趣,也愿意为建设自己的家园出智出力,却苦于缺乏农业技术而不能留在农村创业。若高职院校能从这部分人中选拔学生,势必会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增添巨大的力量。只要改革高职教育的招生和收费制度,拓宽招生和学费来源渠道,就不怕没有生源。可以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适当采取优惠政策,适当降低这一部分考生的入学要求,面向中西部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到新农村建设点就业。要严格招生管理,实行定向招生,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就业。高职院校要广泛加强与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点的合作,努力为基层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