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万一春 储龙霞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建议
建立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大计,高职高专院校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截止到2005年6月,在安徽省5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是通过教育整合将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能否跟上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速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应当是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笔者对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找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定为安徽省不同地区共计2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16名体育教师以及36位体育教学部(室)主任(或副主任)。本文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
体育师资数量及师生比的基本状况
在对安徽省高职高专20所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关于体育师资的调查中了解到,体育教师共186人,其中男教师141人,女教师45人。学生总数为113167人,在修体育课的学生总数为66942人,在修男生人数为43996人,女生人数为2294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师总人数与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608,其中体育教师总人数与在修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360,男教师总人数与在修男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312,女教师总人数与女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510。调查结果显示,有95%以上的体育教师平均每周工作量在14节以上,有将近40%的体育教师平均每周工作量在18节以上,少数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在20节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师生比与《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大纲》中规定的120~150名学生配备一名体育教师的要求相差很远,教师缺口较大,特别是女体育教师缺口更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近几年来,各院校均在扩大招生,体育教师的增长与入学新生人数的增长不成比例。
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的基本状况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调查结果见表1。
以上数据表明,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年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在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目前还没有博士生,硕士生也比较少见,学历结构不合理。随着职称评定条件硬性规定的实施,今后学历结构会有所改善。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为主,没有教授,职称结构有待改善,特别是应提高教授的比例,使职称结构趋于合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幅远远高于师资力量的增长,将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量、课外活动指导、运动队训练、竞赛组织、裁判工作及其他体育工作等加在一起计算工作量,存在着体育教师负担过重、待遇偏低的问题。因此,要充分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在地位、待遇上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同等对待。这也有助于更好地防止体育教师的流失,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师资队伍培训现状
(一)学校对体育师资培训的态度和培训费用的基本状况
从学校对高职高专体育师资培训的态度的调查中了解到,有8.33%的院校非常支持体育教师接受培训,58.33%的院校比较支持,27.78%的院校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态度表现为一般,仅有5.56%的院校不太支持,此外,没有一所院校表示不支持。
在师资培训中,高职高专院校比较重视继续教育学习、业务培训和学历提高这三个方面。再教育学习主要是学校公派参加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业务培训主要是参加学校内部组织的学习班(包括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业务交流等);学历提高主要是研究生培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从体育教师提高学历费用的调查中了解到,安徽省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比较支持体育教师的培训,大部分院校能给体育教师报销部分培训费用,但力度不大,如表2所示。
(二)影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因素
关于影响体育教师培训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体育教师培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没有时间参加培训以及学校的经费比较紧张等,如表3所示。
就总体而言,在继续教育方面,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一般是在接到上级文件要求时有选择性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在学历提高方面,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有“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两种形式,大多数院校在教师培养计划、措施、效果上做得比较好。在实际参与培养的师资中,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尤其助教职称的青年教师自觉提高学历层次的积极性最高。在业务培训方面,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业务交流较多。在师资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激励机制不健全,诸如培养经费、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
体育师资队伍科研的现状
从关于体育教师近五年来科研情况的调查中了解到,没有发表文章和发表1篇文章的教师分别占24.30%和28.97%,这些教师基本上是刚参加工作且职称为助教的年轻教师,一是由于暂未涉及职称晋升的问题,二是缺乏撰写论文的经验和能力;发表2篇、3篇文章的教师分别占13.08%和15.89%,这些教师的职称大多数是助教或讲师,参加工作时间一般在5年左右或更长;发表4篇、5篇文章的教师分别占8.41%和5.61%,这些教师大部分是讲师或副教授职称;发表5篇以上的教师占3.74%,这些教师基本上是副教授职称。这表明大多数体育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较少,科研能力较弱。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发表文章的期刊级别较低,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较少,这说明体育教师撰写论文的水平不高,如表4所示。
体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属于体育科学研究中较高层次的研究,要经过课题设计、申报、专家论证、相关科研部门审批等程序,课题组成员一般也选择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参加课题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学校体育教育研究的开展情况和教师科研能力的状况。从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参加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调查中了解到,参加过2项以上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仅有2人,占1.87%;参加过2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仅有6人,占5.61%;参加过1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有27人,占25.23%;没有参加过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有72人,占67.29%。
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参加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的调查中了解到,参加过2项以上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的仅有8人,占7.48%;参加过2项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有21人,占19.63%;参加过1项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有34人,占31.78%;没有参加过校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有44人,占41.1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将近70%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省级科研课题,将近60%的体育教师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科研课题。研究课题多以校级为主,参加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按职称高低呈递减趋势。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的数量最多,能够起到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术氛围尚未形成,科研能力还比较差,课题研究仅限于少数体育教师,缺乏普遍参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