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中职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秦红卫
第三,从整个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专业学位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专业学位占整个研究生学位的比例高达50%。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要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培养出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学研究生数量仅占研究生总数的25%,我国将增加新的专业学位类别,并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争取到2010年使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提高到当年研究生数量总数的40%。
第四,中职硕士学员均有一定职业背景。中职硕士已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两年以上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想培养对象。
第五,设立专业学位,有利于稳定中职教师队伍。如果授予中职硕士学术型硕士学位,使其获得与国家统招硕士同样的学位,会使部分学员拿到硕士学位后离开原单位,造成人才流失。因此,应该设立一种专门面向中职教师的专业学位,这一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稳定教师队伍。
(二)加大宣传力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目前,“中职硕士”招生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生源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生源,要加强招生规模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加强招生宣传势在必行。上层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相关行业的联系,将学位与从业资格、职称评定等挂钩,在政策导向上进行扶持,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同时,督促下级主管部门重视该项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另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争取优秀生源,主动与中职学校和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针对中职学校和各行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培养目标,调整相关课程设置,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001年,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与国务院学位办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工作专家指导小组。该小组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其指导下,“中职硕士”的培养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专家指导小组应该加大对“中职硕士”工作的指导力度,除了要对国务院学位办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进行政策上的建议外,还应该从宏观角度加强对招生单位的指导,如培养方案、目标确定、教材大纲的编写、学位授予工作、开展评估、立项研究等,使各高校的“中职硕士”工作在专家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有序地发展。如可以由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建立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开展信息交流、资料下载等,定期发布工作简报,作出工作总结,使专家指导小组、职教管理部门、招生单位等部门互通信息,使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中职硕士”。
(三)加强理论研讨的力度
任何事物要发展,不仅需要进行实践探索,更需要进行理论研讨。“中职硕士”作为新生事物,更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使该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然而,相关文献中涉及“中职硕士”的论文极少,也没有定期举行有关“中职硕士”的研讨会议,对其研究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无论是专家指导委员会、职教管理部门、招生单位还是职业教育研究人员都必须加强对“中职硕士”理论研讨的力度。
目前,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周明星教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的制度设计与实施研究》正处于研讨阶段。各相关部门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对相关课题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级工作人员、教育管理部门人员撰写论文,由从事该项工作的领导和专家组织申报课题和项目,加大理论研讨力度,促进“中职硕士”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英俊,齐爱平,李抗美.北京市中职师资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2]陈娟.上海市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分析[J].职教论坛,2006,(5).
[4]周志刚,李增武,朱红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5,(34).
[5]周明星,董桂玲.“中职硕士”:现状、构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作者简介:
秦红卫(1976—),男,甘肃陇南人,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郝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