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对高职教育发展导向的思考

作者:吴少英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应将就业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而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
  关键词:内涵扩大再生产;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关键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不断增多的同时,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我国的失业问题凸显。失业率的累积会诱发许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据此,许多职业教育研究者提出,应该把就业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认为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更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发展战略。
  把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作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导向,涉及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高职教育与就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发展高职教育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二是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以期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做出科学的结论。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看高职教育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两个方面,劳动力再生产应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而物质资料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后者是生产发展的根本方向。从社会经济实践来看,扩大再生产的途径包括外延型增长与内涵型增长两种,内涵型增长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实现扩大再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扩大再生产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这里所说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物资生产资料,还包括劳动者,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也包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这正是教育部门,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的科技发展两个方面,是促进社会新增就业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高等教育通过为原有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另外,高等教育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通过他们的各种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物质生产资料的素质和投入产出率。所以,高等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通过对生产要素(劳动者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服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然具备高等教育的共性,即高职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
  可见,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向受教育者承诺就业。虽然一般而言,高素质的学生获得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这只是高职教育在完成其根本任务后产生的客观结果。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具备高素质不等于一定能就业,某些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许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并非一定具有高素质,更不等于将来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本”,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末”,如果本末倒置,片面强调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必然会忽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导致高职教育各级决策者的种种急功近利、追求粗放型规模增长等短期行为。例如,为了追求就业率,高职院校只注重部分“热门”专业的招生,导致重复投资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量和结构的不均衡是常态,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由此产生失业问题。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口基数大、增长率高,加上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失业成为长期的社会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缓解。因此,解决失业问题要靠全社会多重主体的长期共同努力,从多角度入手。
  政府掌握着财政、立法、制定政策等国家权力,是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主体,起着从总体上规范、引导和调控就业的作用。政府可以依靠国家财政和国家信用,通过扩大公共事业支出等方法直接扩大再生产,扩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以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鼓励失业者再就业;还可以通过特定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减少经济运行中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就业摩擦。根据国家经贸委2002年3月的统计资料,从1998~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其中的17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约占总数的60%。政府的各项再就业政策收到了显著效果。
  各种社会就业中介机构是促进就业的直接因素,通过收费服务为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可以直接减少社会失业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促进就业中介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能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利条件。
  公民个人既是劳动力的供给者,又是劳动力的生产者,是失业问题的当事人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因此,每个人应该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和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等实际情况,充分收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妥善安排自身的就业与劳动力再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为社会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发展两个方面,是促进社会新增就业人口就业的重要部门,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职教育作为社会再生产系统中的服务性环节,其根本任务并不是促进就业,也不可能承担起维持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任务。
  综上所述,解决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如果片面强调高职教育促进就业的责任,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实际上是把社会上的就业压力推给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未来5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不会减少,结构性矛盾更为复杂,青年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把就业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甚至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显然是一种“无法承受之重”。
  
  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高职教育定位的现实依据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承担的社会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促进社会的科技发展。前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后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作用也令人怀疑。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全国338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就业的有245万人,就业率约为73%。虽然这个数字高于许多发达国家,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却远低于发达国家。作为相对更加“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超过1/4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被闲置,虽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双向选择的竞争性就业机制下,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显然存在竞争能力方面的缺陷。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并不一定具备高素质,而找不到工作的肯定与素质欠缺有关。显然,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高等教育在科研方面的问题更是令人担忧。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漫长而阻碍重重,科研成果数量逐年增加,而质量却在不断下降。2006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协商会议纪要指出:“由于科研活动远离经济与社会实际以及立项和评估中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科研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必然导致这些成果无人问津。据统计,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在1994~2004年的10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120位之后,而2002年我国在SCI、EI、ISTP发表的论文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77.76%。导致这种尴尬局面,高校科研难辞其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