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香港职业教育与培训新述
作者:应雅泳
关键词:香港;职业教育与培训
香港职业教育概况
香港的职业教育又称为“工业教育”或“工业训练”,其实质是与工业、商业、服务业有关的技术教育。香港的职业教育最早萌芽于20世纪初,但因受英国精英教育的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工业发展与产业更替的驱动下,才加快了发展步伐。经过短短数十载,香港的职业教育已走过“起步、拓展”阶段,步入“提升”阶段,已建立起梯级分工、各司其职的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由职前教育与职业培训两部分构成。
职前教育是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又可以划分为预备级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等四个层次。预备级职业教育又称职业基础教育,主要是在普通中学进行的职业教育。职业先修中学和工业中学的初中段教育与文法中学的高中段教育均属于预备级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又称技工课程教育,由职业先修中学、工业中学、青年学院和专业教育学院承担,接收中三层次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可做普通技术工人或继续升学。中级职业教育又称技术员课程或高级文凭、高级证书课程教育,主要由专业教育学院、工商咨询学院和青年学院等承担,接收中五层次的毕业生,学制2~3年,学生毕业后成为技术人员。高级职业教育又称技师课程教育,是职前教育的顶端部分,由得到香港政府确认的综合性大学的工科院系培养,入学条件严格,招收大学预科及以上程度的学生,学制3~5年,学生毕业后必须参加实务性训练并通过相应专业行业协会主办的考试,才能取得资格证书,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香港职业教育的另一部分是职业培训。香港的职业培训除了由职业训练局属下的各个学院和训练中心以及雇员再培训局等准政府机构承担外,还由遍布各社区的社会办学机构承担。这些办学机构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由志愿团体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如天主教、基督教的各教派、劳工及社工组织等;第二类是由专业社团组织主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如香港会计公会、香港会计员协会、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家庭计划指导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第三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私人办学机构,其数量大、规模小。
经济发展与历史背景
对香港职业教育的影响
香港职业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导向与香港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英占初期(1841~1860)。19世纪40年代,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占初期,在政治上,港英当局对华人采取民族压迫与种族隔离政策;在经济上,香港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自由港,形成以进出口贸易为中心,以航运业和金融业为两翼的经济格局,“黑色贸易”成为当时香港经济的支柱。该时期,英政府忙于掠夺与牟取暴利,无暇顾及香港公共事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
英占中期(1861~1941年)。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先后占领了九龙和新界,控制了整个维多利亚港。在政治上,港英政府对华人采取“笼络怀柔”的方针;在经济上,继续采取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港英当局除了集中力量发展香港的进出口贸易、航运、金融和制造业之外,还扩大了对港口以及房屋建设、公共事业、本地商业、服务业的投资,从此揭开了香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页。1911年,香港大学成立,开办了医学院和工程学院,进行工业教育;1937年,香港创办了第一所工艺学校(于1957年改名为工业学院),开始了正式的工业职业教育,标志着香港职业教育的开端。但由于香港教育深受英国精英主义教育的影响,所以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英占后期(1945~1997年)。英占后期,香港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恢复期(1945~1951年)、工业化时期(1952~1970年)、经济多元化时期(1971~1980年)和“大香港经济”全面发展时期(1981~1997年),各个经济发展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因大量资本、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入得以迅速恢复。进出口贸易、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逐渐恢复兴旺,制造业也在竞争中曲折前进。正当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时,对华“禁运”使香港赖以生存的转口港作用丧失殆尽,迫使香港致力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香港也因此由单纯的转口港变为新兴工业城市,实现了战后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转型。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受进口国经济不景气、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以及港产品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香港的制造业陷入困境。为增强竞争优势,香港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工业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工业生产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出现了电子、钟表和玩具等新兴行业。同时,传统行业也更新经营理念,由生产低成本价格的产品转向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新行业、新市场和新产业部门的出现,形成了香港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实现了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内地,岛内工业企业则进一步向高科技术产业转移,从而推动香港经济进一步向多元化与国际化方向发展,使香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与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
香港经济的转型与新兴行业的出现,导致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从而促使香港政府调整教育政策,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工业发展水平的要求,香港的职业教育在英占后期的四个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导向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层次不同。
一是倡导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战后恢复期和工业化时期,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人才,港英政府从多方面加强了对全港职业教育的统筹与研究。1965年,设立了工业训练咨询委员会,负责对技术员、操作工的训练事宜。自1970年以来,先后成立了8所工业学院,开设了众多适合香港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的专业,提供了数万个不同类型的学额,培养了一大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是倡导培养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在经济多元化时期,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与传统行业经营理念的升级,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素质更高的技术人才,香港的专科以上职业教育应运而生。1972年,港英政府拨款创办了香港理工学院,掀开了香港高职教育的第一页。1973年,设立了香港训练局,取代工业训练咨询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技师、技术人员、操作工以及商业、服务业各级职员需求的调查研究。1978年10月,香港政府发表了《高中及专上教育发展白皮书》,就进一步改善香港未来的职业教育与训练、配合香港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措施。
三是倡导高职教育的提升。在“大香港经济”全面发展时期,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北移以及高新科技产业群的逐步形成,港英政府更加重视高职教育横向与纵向的发展。1982年设立了全港职业教育统筹机构——职业训练局,根据该局的调研,1987年,港府发表了《高中及专上教育发展白皮书》,提出加强发展工业学院,扩大大学招生规模,扩展有关技术员及高级技术员、技师程度的课程。1988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其工科与工商管理两个学院开办了硕士、博士课程,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1993年,柴湾、青衣两所工业学院升格为科技学院,开设高级证书课程。1994年,香港理工学院、城市理工学院分别升格为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并在开设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上开始招收职业教育博士研究生。上述举措扩大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其目的在于为香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