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李新生




  摘要: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也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分析我国产业紧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现状,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国际产业;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启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产业的集聚发展、相互间的渗透发展以及产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我国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中,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融合化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及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产业生态化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如何紧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则成为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特点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的发展状况,国际产业发展面临三大趋势,即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与生态化,这三大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产业发展对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诠释。
  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同时具备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若干关联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由于具有某种共通性与互补性而联结在一起,并且集聚于一个特定地理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现象,专业化是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所说的“园区”、“一条街”等,实际上就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产业集群具有共生性、互动性与柔韧性三大特性,其共生性要求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的同时,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信息等,一些互补产品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因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业、瑞士的钟表业、意大利的眼镜业等。产业集群化使技能、信息、技术、工艺与新思想在集群企业之间迅速传播和应用,能促进相关配套辅助产业的成长与专业化协作水平,从而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产业集群还有利于集群内人才市场的建立,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重要表现。
  产业融合化发展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推进器。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产业融合发展可直接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与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如目前世界上兴起的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专项旅游,就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广泛延伸与融合的结果。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产业内部的重组与整合过程中,如农业通过重新整合,将产业内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业态。产业融合化发展是国际产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生态化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循环利用物资、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目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增值性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逐渐成为趋势,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等等。
  
  我国产业发展紧随
  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现状
  
  随着国际产业发展的加快,我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与国际产业发展具有相同的特点,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集群化发展迅猛我国产业集群几乎是与开发区(工业园区)同时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在东南沿海各地,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经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1/4左右,目前广东省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与能力水平的各类产业集群有120多个,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以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行业,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45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24个,总量及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省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竞争优势,对广东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较快,基本已覆盖全省各个县、市、区。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对全省产业集群的调查结果表明,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有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达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其中,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从广东、浙江两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发展已逐渐由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从东南沿海向内地漫延,其他各省、市,如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江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也形成了规模大小不一的产业集群经济。中西部省份的各级政府也正着手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地方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随着国际产业发展的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面临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中西部省份的产业集群经济将逐步兴起,但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即高素质的产业人才与创新人才大量缺乏。
  产业融合化发展开始显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经过兼并、整合与合作,越来越多地实现了交叉融合,不同的产业渗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产业。从产业融合波及的地域范围看,产业融合不再是某些发达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成为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共有的现象,这是世界新技术革命与国际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刻反映。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物流产业、能源产业及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金融产业、能源产业已经出现融合萌芽,尚未成为主要发展潮流,但伴随我国电信改革的深入发展,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业务冲击着传统的语音业务,中国移动与众多的SP合作,创造了短信盈利的奇迹,移动与联通的手机上网业务逐渐展开,互联网与电信网上的业务开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移动营运商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已经很普遍,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相互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金融业出现的融合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与融合,更表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股权合作,即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