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作者:蒋红枫




  摘要:项目教学是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开展的教学活动。文章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汽车技术和人才规格,针对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AJR型发动机控制电路进行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汽车维修专业
  
  背景
  
  现代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熟知汽车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设备并能够拓展其功能,具备极强的故障诊断能力以及协同作业的能力。它涵盖了职业能力中的全部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指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门技能与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关键能力指适应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的应对能力,是前面三种能力的整合。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担负着培养从事现代汽车维修任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法必须依托于职业活动,从典型的工作任务中开发教学项目,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都有学生参与。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毕业生可以“零距离”上岗。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被称为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帮助者角色,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和研究型教学法等。
  汽车维修专业涉及的课程不能以单一的学科教学来完成,需要各个相关课程的整合,如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包括《汽车构造与原理》、《电气工作原理与维修》、《机械基础》、《技术测量》等课程。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只能以一两种主流车系为主,如大众车系和丰田车系;而当以某一种主流车系为主时,又有不同车型的差别,因此只能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因为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学生自然能够触类旁通,有效地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迁移。同时,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因此,汽车维修专业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开展个人和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最终结果,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项目原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由于教育一般不会把生产某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作为学习任务,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指的是针对某项教学内容而设计、能够由学生自己完成、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工作任务。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通常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教学工作。
  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师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实现。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可以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项目任务的可行性。
  制定计划根据项目任务和目标,学生搜集资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与教师讨论,由项目小组写出计划报告。
  实施计划学生首先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工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示成果完成项目任务后,对形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工作成果可以为语言文字、图画,也可以为实物形式的模型、工件等。
  评估总结学生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有些内容可以延伸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初始调查。项目教学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对”或“错”,而是评价为“好”与“更好”。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内容的实践性项目是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项目工作具有完整的过程。
  活动的合作性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了集思广益、相互协作的空间,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学生参与了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评价的灵活性自我评价、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侧重于分析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广泛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评价注重完整的工作过程,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程度、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安全规范程度、完成项目情况等。
  (三)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表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所区别,但并不是对立的,可以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情境。项目教学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思考与建议
  
  (一)项目的确定
  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是确定项目。项目应与学生的经验和学校的条件相适应,应首先运用结构简单的、耗时较少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来确定课程级项目。课程级项目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如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级项目根据项目对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要求划分为若干个模块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如发动机的拆装与检查。模块项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再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也就是学生能够人人参与,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能完成的小任务,如发动机正时调整。
  (二)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发教学项目的能力,教学项目能够涵盖学习领域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损耗、材料和技术等方面有更多的准备,以应对动态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组织方式由专业教研组织向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转变,从而完成个体教师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