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郑光相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有如下体会。
企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基础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基础。企业既需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需要稳定的一线职工队伍,保证生产经营高效运转,“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找到了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同点。
确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前提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以为企业服务为宗旨。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但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付出比学生在校学习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管理费用,还要承担改革的风险。我院正是由于坚持了“企业办高校,办好高校为企业”的办学宗旨,在企业出现人才需求时,不是坐等上级政策,而是主动进行探索,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为此进行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才逐步探索出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
良好的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保证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有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加以保障。我院在与平煤集团公司共同成立“平煤集团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定《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章程》的基础上,针对试点工作,以学院为主体,学院、平煤集团、生产矿三方协商,签订了《协议书》,规定了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职责。学院专门制定了“半工半读教学班考评细则”,对各试点单位的办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确保办学质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提高办学质量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衷,也是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我院通过教师统一聘任,合理分配教学和实训时间,严格教学过程督导,严格教学质量检查等工作,确保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企业、学院、学生三方满意。对企业来说,稳定了一线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一线职工队伍的素质;对学院来说,在企业中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节省了校舍和实训设施,培养出的人才与生产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对学生来说,既能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还能获得劳动报酬,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多方受益,然而,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院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向高职其他专业延伸,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郑光相(1957—),男,湖北秭归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