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素质维度下的高职课程设置探究

作者:汤红军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设素质维度课程的重要性,并可以据此提出开设素质维度课程的新构想。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精品课程;赏识教育;素质维度
  
  在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取向应该以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传统高职教育课程的弊端为突破口,以国内外职教课程的经验为借鉴,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要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岗位素质要求等存在突出的矛盾,因此,深化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设置研究,实现高职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高职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多地体现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特征,其表现为:过多强调基础知识教育,没有体现“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理论基础内容过多,占用了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跟不上形势发展,长时间不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改革;忽视学生职业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按学科本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越来越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课程的价值取向缺乏创新意识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还在刻意维护和追求学科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缺乏必要的整合,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相关学科的内容多有重复,不仅教学投入大或重复投入,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浪费了教育资源,教学效益也大打折扣。另外,所开课程过分强调目前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对社会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培养的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与进步的后劲,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这样是不可能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与全面素质及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
  未能构建起科学有效的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从就业能力来看,高职学生缺乏的主要不是专业素质,而是非专业素质。所谓非专业素质,指的是高职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应当具备的素质,如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等。由于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进了高职院校后觉得与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思想上容易产生失落感;加上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许多高职学生难以逾越心理上的自卑感,缺乏沟通、自我封闭、情绪易波动、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等,与日益重视非专业素质的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形成鲜明的反差。个人品格、创新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非专业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决定性因素。
  缺乏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应明显优于其他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普通高等学校与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师生比的比值过小导致教学质量与毕业生质量下降,人才素质下降必然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不足,因此,必须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精品课程,这对提高和带动整个学科专业的综合质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大有好处。
  
  设置素质维度高职课程的意义
  
  有利于重新明确高职课程培养目标新世纪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换的原则;基础课与专业课适度的原则;培养综合能力的原则;适应社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原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高职学生实行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非专业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上述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置素质维度的高职课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
  有利于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种能使自己长期处于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而且能自我发展完善,持续更新,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水准与思想情操,这对学生认识自我,感知社会,对任何工作岗位都具备较强的适应度,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作风,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社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需要据某报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用人单位的调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性、自信心、承受压力的能力、礼貌与成熟、在专业领域的特殊才智等,其中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为用人单位看重。调查表明,有62%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非专业素质对其工作“很重要”,有78.5%的用人单位认为,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因此,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必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工作岗位的要求。
  
  设置素质维度高职课程的思考
  
  应构建以能力和应用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原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主要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通过并发布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的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高职课程设置应以能力和应用为价值取向,以岗位需要为培养目标,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策略,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专业文化素质过硬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应构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体系21世纪应该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支撑。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并不缺乏专业素质,缺乏的是工作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非专业素质。高职人才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应从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着手,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要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来抓。国内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将引入人才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非专业素质表现排在了前三位,排在了专业能力与外语能力等专业素质前面。美国和英国的相关调查也明确强调了态度、合作技能、基本性格、创造力、信心等非专业素质的作用。因此,高职人才除必须拥有大量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质,才能以高昂的心态面向市场,适应社会竞争,成为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整合型、实践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学生走上岗位后的立身之本。因此,高职教育应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能片面追求专业素质教育,还要加强非专业素质的课程培养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