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试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的选择

作者:雷裕祯




  职业能力达标制这是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状况而确定的培养方式。一般要求是:青年教师在进校工作2~3年内,必须在教学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达到既定标准要求。教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案规范化水平、课堂组织能力、语言与书写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实践能力包括青年教师所学专业与所任课程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未达标者不能从事教师岗位工作,必须进行转岗培训,直到达标为止。学院应为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达标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向青年教师免费开放实验室,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现场培训,适当减少工作量,建立激励措施等,促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这种以职业能力达标为外在压力和动力的培养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且能收到很好的实际效果。
  项目带动即以项目为载体,让青年教师直接参与项目的确立、实施、监控与评价过程,也可以让青年教师直接承担项目直到项目完成,以此达到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目的。学院可以根据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设立一般项目,也可以就青年教师的个别需要设立特定项目;可以设立教学项目、技术服务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研项目,也可以设立产学研结合项目;可以是学院内设项目,也可以是学院对外承担的项目。每一项目都应包含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具体的培养措施与途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使青年教师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提升运用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学院应视项目完成情况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使青年教师在项目带动下不断走向成熟。
  外联培养即通过与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联合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加以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青年教师,一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一定时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挂职锻炼、承担合作项目、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等。二是将企业第一线技术精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请进学院,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外联培养,可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直接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教师培养必须与人才激励制度相结合,从制度上、任用上、待遇上、管理上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赋予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力。一是要将青年教师接受培养的情况记入《教师业绩档案》,作为对青年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二是学院要在经费安排、教学任务分配等方面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便利。三是要让通过培养取得较大进步的青年教师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选拔以及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四是青年教师通过培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及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后,在对其效益工资应提高相应的档次。五是对青年教师在特定培养期间取得的成果应进行重奖。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雷裕祯(1956—),男,江西赣州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事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