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
作者:应雅泳
关键词:基础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专题教学法;人职匹配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
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求学者、求职者缺乏职业意识的现状迫切需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封建文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当今社会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在于上大学、拿学位,中小学生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职业规划,甚至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会做什么。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明显缺失,其影响已见端倪。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对社会职业不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不清楚,许多学生面对升学和择业时,总将父母的意愿作为最重要的砝码放在自己抉择的天平上。沈阳市人才市场2004年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高达60%的大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有明确职业目标的仅为13%。中华英才网“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的调查显示,近一半(49.3%)的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中国项目组2006年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择业困惑,其中53%的人认为择业困惑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与自己适合的职业。不仅求学者缺乏职业意识,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求职者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据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2004年统计,将近55%的在职人员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错误。2006年,央视国际报导称,只有8.6%的大学毕业生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比较充分地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26.4%的大学毕业生完全没有考虑过,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由于“择业的无意识”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后一年内的流失率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不少专家认为,这种升学无意识、择业无意识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从业者人职不匹配的重要原因。严峻的现状要求迫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呼唤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耶鲁大学曾于1964年对大学四年级学生做过一项关于“毕业后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对未来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其余95%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清楚的目标。经过20年后,1984年做追踪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5%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们的财富总和比其余95%的人的财富总和还多。事实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剖析自我,促进学生在自我激励中不断进取。
因此,笔者认为,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已迫在眉睫,并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就着手职业生涯教育才是标本兼治的有效途径。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遵循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需要经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每个人的职业意识是随其生理、心理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Ginzberg)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职业意识形成的理论。他认为,职业意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幻想阶段(小学阶段)。此阶段儿童正处于身体、智力、情绪的发展时期,会产生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幻想,是职业意识的萌芽期。(2)尝试阶段(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青少年对职业的种类、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也会反映到职业的选择上,但因“发育加速”和“社会化后延”之间的矛盾,青少年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职业的评价和认识还不稳定,尚处于职业的尝试阶段。(3)现实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职业意识已基本形成。显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恰处于职业幻想和尝试的黄金期。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符合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职业发展是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过程。所谓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职业与其自身关系的认识及定型。职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我发展进行反省的结果。因此,职业发展在个体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个体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人的职业态度和要求也不是面临就业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经历和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们的职业心理会发生变化。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心发展一样也可以分成几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点和相应的职业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尚未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职业行为的成熟,最终导致职业选择障碍。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的“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时才考虑职业问题,致使出现择业时无所适从的现象,这不仅背离了职业发展理论,而且也是造成人职不匹配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需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发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认为,人若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良好、适当的教养,会产生一些不好的人格特质,如对人的不信任、疑惑、罪恶感等,而且这些特质甚至会延续一生。基础教育好比人生的婴幼儿期,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这一站是否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所以,为使学生在早期发掘、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行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实践环境已日趋成熟。
学术和社会环境2003年,在国家教育发展中心课题组举办的《基础教育阶段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与试验》课题开题会暨专家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有关领导同志指出:如何展示一个与学生现实劳动世界相联系的科学世界,并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进而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规划,应该是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也强调: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走向社会的基础。他以自身调研的资料说明,基础教育应注重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职业、关注生活并初步形成人生规划能力。“哈佛爸爸”高燕定根据自身培育子女职业意识的经验和旅美经验出版了《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书,呼吁家长对子女要从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开展生涯教育的呼声不仅在学术探讨中愈来愈烈,在社会家庭领域也日渐高涨。
实践环境教育部于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新契机。首先,新课程改革确定了六个极富创新意识的具体目标,其中三个目标对于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于:在课程功能上,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在课程管理上,开设三级管理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实施上,倡导研究性学习,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身边小事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其次,新课改在内容设置上加重了在基础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这有利于给职业生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表现在:第一,主要内容为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被明确规定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第二,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内容涉及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实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未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地区,要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第三,整合课程结构,加大课程选择力度。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但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新课改的目标和贴近生活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显然是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坚实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