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评价
作者:孙 萃
关键词:实业教育;特点;评价
“实业”一词主要指农、工、商。1898年,康有为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提出,把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可见,康有为所谓实业是指资本主义工业。清末实业救国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张謇解释说:“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可见,实业指资本主义农、工、商业。据清末民初振兴实业所包含的内容看,实业涉及工、交、商、矿、农、林、渔、牧、铁路、邮电各领域,实际上实业即泛指国民经济,但重点在农、工、商。实业教育源自英语中的“industrial education”,本义为“工业教育”,经日本转译为“实业教育”,在我国是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农业、工业、商业、矿冶、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应用人才的教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第一次承认实业教育的合法地位,1922年,“壬戌学制”中正式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实业教育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大背景逐步在中国生根发芽,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教育由传统教育向注重实用的近代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近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前奏与先导。纵观近代实业教育,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今日职业教育之借鉴。
实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实业教育的萌芽(1862~1902年洋务运动时期)从1862年(清同治元年)洋务派创设北京同文馆开始,至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建立实业教育制度,可谓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萌芽期。两次鸦片战争击碎了清王朝唯我独尊的梦幻,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一部分头脑清醒的封建士大夫继承和发扬经世派的传统,求教于西方异质文化,开始了一场持续30年之久的改革开放运动。对外交往日益频繁、造船制械、操练新军、通商、设厂、开矿、筑路、开办电报等等,所有这些新式事业的举办都呼唤着新式人才,而这些是饱读“四书五经”却对自然科学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的传统封建士子所不能胜任的。于是,在洋机器、洋设备被引进的同时,造就适应时代需要、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实用人才的洋务学堂在全国各地逐渐开办,军事(武备)、电报、铁路、矿务等学堂相继涌现。近代中国的实业教育由此萌发。
实业教育的初步发展(戊戌维新变法时期)甲午战争前,具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早期改良派人士,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根据我国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主张学习西方,广设农、工、商等实业学堂。其中尤以郑观应的思想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只知教学举业”,不屑讲求商贾农工之学,而西方教育“士有格致之学,工有制造之学,农有种植之学,商有商务之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提倡设立农、工、商实业学堂,甚至建立实业教育制度。这些创设实业学堂的最初呼声,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实业教育思想的源头,为甲午战争后实业教育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实业学堂的兴办打下了初步的基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急转而为“世变之亟”,整个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人开始寻求新的救亡之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西方各国之富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于“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学一艺者,皆有学”,提出学习西方广设专门之学,培养农、工、商、矿、林等实用人才。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官办企业与民办企业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长,规模与技术含量都有所提高,对实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于是,1896年后,南京储才学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杭州蚕学馆先后创办,不过这些实业学堂带有明显的自发性质。“百日维新”期间,清廷下诏要求各地筹设农务、茶务、蚕桑乃至铁路、矿务等实业学堂,兴办实业教育有了政策依据,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一些官办实业学堂相继得以创办,实业教育得到初步发展。
实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清末新政时期)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最终形成。为了缓和国内外矛盾,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惊魂未定的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1月29日在西安颁布变法上谕:“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蔽,法蔽则更,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并把“求才”作为重要的任务,令各大臣对“如何而人才始盛”“各举所知,各抒所见”。同年12月,清政府又发布谕旨,称“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促使清政府急迫地改革教育制度。清末新政时期是各种新式教育空前发展的时期,作为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实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科举制的废除、“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的颁布以及学部的成立都为实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到1909年,全国计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学生530人,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生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59所,学生2272人;高等工业学堂7所,学生1136人,中等工业学堂10所,学生1141人,初等工业学堂47所,学生2558人;高等商业学堂1所,学生24人,中等商业学堂10所,学生973人,初等商业学堂17所,学生751人;实业预科学堂67所,学生4038人。总计有实业学堂254所,学生16649人。实业教育的发展可见一斑。
清末实业教育的特点
中国的实业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在其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中国实业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所谓自上而下,就是指中国的实业教育有一个由官僚、政府举办到民间兴办的过程。这是由中国实业教育产生的过程所决定的。中国的实业教育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技术教育,军事教育当然不可能由民间兴办。虽然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出现了教育救国、实业教育的思潮,但真正有实力、有能力兴办实业教育的,主要还是那些热心学务的官僚。这从戌戊维新时期实业学堂的举办者就可以看出:杭州蚕学馆的举办者林启是杭州知府,湖北农务学堂、工艺学堂的举办者张之洞是湖广总督,江宁农务学堂的举办者刘坤一是两江总督,安徽蚕园的兴办者是安徽巡抚邓华熙。中国第一所由民间兴办的实业学堂是1900年创设的福建蚕桑公学,该公学由福建蚕桑公会兴办,但极其简陋,“教习未聘”,“局所未定”。可以看出,这只是一个学会性质的机构,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中国的实业教育以农业教育为主“癸卯学制”把中国的实业教育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商船教育四种,对每一种教育的教育宗旨、入学年限、课程设置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但实业教育发展的结果却是农业教育占绝对优势。以湖北的实业学堂为例,1910年,在全省69所实业学堂中,农业学堂有45所,约占全部实业学堂的65%;商业学堂有13所,约占19%,工业学堂有11所,约占16%。清末新政时期,虽然工业教育、商业教育等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农业教育仍占绝对优势,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结构相一致的。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与廉价商品的冲击下,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低,特别是商品经济不发达,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农业经济。再加上中国的统治阶级一向有重农的传统,而近代实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实业教育工作的推动者主要是统治者,所以中国的实业教育呈现出以农业教育为主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