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农业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农”字特色
作者:欧阳群宏
3.“产”就是面向教学科研和产业结构调整,抓产业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地方优势和学校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我院走出了一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路子。一是在校内兴办了与专业配套并具有实验、实习、实训功能的产业基地。如体现生态环保高效农业模式的“一场四园”(3万头集约化良种猪场,60亩水产生态园,30亩果蔬栽培园,30亩花卉苗圃园,100亩优质水果园)为生态养殖、园林花卉、农学等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实训和科研基地及顶岗劳动场所。2004年,我院的校办产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院校“明星企业”,在省内外同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是在校外建立“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联合体,与实力雄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7个固定的“学、研、产、训、推”实践教学基地。我院坚持立足地方、校企互动、循序渐进地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层次合作。
4.“训”就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需要,抓继续教育培训。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将从以学历教育为主,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劳动准入制度的推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职业培训的需要是大量的、急切的。我院根据市场情况,开展了多种职业培训,短、平、快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两年来,先后举办培训班67期,培训技术人员13200人,印发资料8万多份。例如,我院与中国农科院红壤研究所和市农科所联手,配合市里推广水稻杂交制种和土壤改良,培训了5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使10万亩水稻增了产,30万农户增了收。目前,我院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全市乡镇干部农业科技技能培训班,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农村乡镇干部7700余人,使成千上万乡村干部掌握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
5.“推”就是面向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抓推广,促进科研与开发应用的结合。我院鼓励和支持开展各种应用性研究,并将成熟的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近几年来,先后为永州和湖南乃至周边的广西等地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30多项。如农学专业某教师经过潜心研究,获得了杂交稻制种国家专利,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为“制种权威”。该教师亲自带领师生推广这项技术,在永州和周边省区建起了万亩制种基地,每亩稻种可增收200多公斤,推广大田种植1000多万亩,每亩可增收100公斤。两项相加,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0多亿元。他还被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聘为杂交稻制种顾问。又如,我院大力推广了湘研系列辣椒种植技术,在全市和广西的邻近县市建起了5000亩辣椒基地,学院每年提供种苗1500多万株,每亩增收达2000多元。其他如“百合、生姜等植物脱毒”、“杂交玉米引种高产栽培方法”、“瘦肉型生猪后期饲养限食研究”等科研成果,都在地方得到推广和应用,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坚持校内外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建立、办学活动的日益开放,包括农业高职在内的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在校内外结合上下工夫。一是要高度重视“订单”教育。农业高职要为大型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经营管理单位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用人单位应为农业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条件,并优先接收毕业生,双方就责、权、利签订协议,努力实现双赢。二是要将“三下乡”、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传统爱国主义基地等建在农村。三是要建立平时应急与长期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在农忙季节或重大疫情发生时,农业高职师生要积极支援当地农村,同时,要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开展长期合作。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创农业高职的办学新领域,而且可以扩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国春.“五四四”模式——农业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
[2]蔡泽寰.论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9).
[3]张再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9).
作者简介:
欧阳群宏(1966—),男,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