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构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
作者:杜国民 刘 萍 敖 敦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模式;构建
任何文化形态都是以一定的模式存在的,文化模式总是以其强大的规约力与无形的渗透力统摄着其内部文化要素的发展,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整合力和影响力。文化模式通常被人们描述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人类行为的性质,经世代相传,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文化联结。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丛有机结合,构成特殊的文化模式,分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类。前者指一个社会中正式被社会成员所期望和要求遵守的,如法律、道德规范;后者指在社会中确实存在或实际上已经共同采用的模式。”①“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②文化模式作为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或群体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随着人们对学校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学校组织的文化模式研究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不同的文化模式学说试图从不同视角解释学校文化的发展状态,但每一种文化模式又不能全面系统地诠释学校文化发展的全部内涵。汉迪(Charles Handy)提出了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文化模式、角色文化模式、任务文化模式和人的文化模式。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官僚化模式、团队模式和企业模式。学院模式代表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其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组织模式代表高度规范、等级森严、职责分明的组织形式,但其组织关系呆板机械、强权专制、人性化淡漠;团队模式代表组织结构化程度高、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但其任务性取向与高度一致的目标追求限制了组织及个人的适应性;企业模式代表以市场为导向、依市场变化办学的组织模式,但迎合、追逐利益与效益会损害学术组织的核心价值追求。上述对文化模式的探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同时又有各自的局限性,与高校使命的扩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及新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扁平组织等)的引入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文化模式,以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功利性、世俗性与趋同性较强,学校文化体系不健全,内部文化冲突严重,学校内部文化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力欠佳等诸多问题,需要有一个为高职院校所认可的文化模式引领规范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形成高职院校成员所期望的生活方式。这种探讨有其理想性的一面,同时也是对现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的反思,又有其现实性的一面,具有理想与现实的高度一致性。
高职院校文化模式的理论构架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学校文化模式,主要由组成要素、要素的结构关系及文化模式运行发生的机理三部分构成。
(一)高职院校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
对学校文化要素构成的理解与诠释,我国学者基本持一致的观点。有的学者将校园文化分为物质层(校容校貌、教学手段与科研条件、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制度层(工作和学习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精神层(学校目标、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学风、学校道德)三个层面;③有的学者将学校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制度文化(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学校标志、学校环境、学校物质设施)等四个层面。④
如果对学校文化现象作进一步剖析,可以对学校文化作更深入细致的分类,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反映学校核心层面的理念文化,表现形式为学校精神、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办学定位、校风学风、主流价值观、学术科研氛围、历史传统等;二是反映规约层面的制度习俗文化,表现形式为制度、职责、守则、道德、风俗、习惯、舆论等;三是反映联结中介层面的关系文化,表现形式为运行机制、组织管理形式、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四是承载其他文化形式的活动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体育等各类活动形式,庆典仪式,特色活动等;五是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园环境、建筑风格、雕塑、景点、教学设施、文体娱乐场所、教室寝室布置等;六是象征意义的标识文化,通过学校形象、校徽、校标、校训、校歌、校服、标语、口号等反映出来。这六个方面构成了高职院校文化模式的基本要素。
(二)高职院校文化模式构成要素的结构关系
高职院校文化模式构成要素的结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简化表示。
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层次不同,由里至表依次表现为理念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标识性活动、活动性文化、物质文化。深层文化较为抽象,需要长期凝练、升华才能实现;表层文化比较具体、易操作,容易产生即时成果。其次,各层次要素的地位作用不同。处于核心层面的理念文化在整个学校文化体系中起着统帅作用,制约决定着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要素的发展方向;处于中间层次的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发挥着实现理念文化的功能;处于外层的标识性活动、活动性文化、物质文化是核心文化的体现和表征。再次,各文化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标识性活动、活动性文化、物质文化是由理念文化派生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理念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象征性活动、标识性文化、物质文化;另一方面,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标识性活动、活动性文化、物质文化等文化形式是对理念文化的外化表达,是对理念文化的展开,是理念文化的实现方式和载体,无论是深层、中间层或表层的文化要素,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
从“理念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关系文化→标识性活动→活动性文化→物质文化”的由里到表的发展过程是文化理念转化为文化实践的过程,而由“物质文化→活动性文化→标识性活动→关系文化→制度习俗文化→理念文化”的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是学校文化深化、凝练、升华的过程。但各文化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含、共生互通的关系。
(三)文化模式运行发生的机理
不同的文化要素在文化模式运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发生作用的机理也是不同的,各以不同的方式对文化模式下的组织或个人产生影响。根据发生作用机理的差异,可分为四种形式,即核心理念层发生的机理、中间执行层发生的机理、外在表征层发生的机理与组织关系层发生的机理。文化的核心理念层对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是内隐的、潜在的、无形的,以一种理所当然的默许假设为前提,学校组织成员一旦形成了共有的基本假设,被组织成员一致认同,这个假设就会以毋庸置疑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潜意识上对每一个成员发生作用,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并赋予个体的行为以意义。核心理念层对个体的影响是非强制性的,但又是不可抗拒的,完全依靠个体对核心理念的高度认同。文化的中间执行层主要包括制度、规范等,以一种规约性的条文对组织和个人施加影响,具有强制性、执行性,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引导、协调、约束和控制等作用,无论个体对组织制定的制度规范的理解认可程度如何,其作用都会以组织的或行政的强力表现出来。外在表征层是通过各种活动、仪式、标识等表现出来的,具有外在性、形象性、感染性,以生动形象的视觉、听觉形式感染和影响个体,烘托氛围,营造环境,目的在于表现核心文化理念的内涵,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文化的组织关系层表征着组织成员内部的各类关系,包括工作关系、权力关系、情感关系、利益关系等,主要是由组织内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文化所决定的,组织人际连接是专制还是民主、教授治校还是科层管理、任务核心还是人本核心等都与组织中关于人的假设以及组织的价值追求密切相关。文化的组织关系层主要通过文化要素的联结、沟通,使各文化要素之间发生作用,从而引起人的观念、行为、学校组织氛围乃至整个学校文化发生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