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论高职院校体制创新的价值取向

作者:杨敏恒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院校体制创新的问题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应从市场、效率以及人本化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体制创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价值取向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类教育,是由高职院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体制是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建立的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权限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运作方式,是高职教育的微观层面,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机制。
  在理解高职院校体制的涵义时,首先必须十分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必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其人才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目标。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显著的地方特色和职业特色,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使学校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当地提供全方位服务。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就是按照社会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零距离”就业。
  我国高职院校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以提高高职院校效率为切入点的体制创新,就是要改革旧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体制。转变社会观念、加强政策扶持对发展高职教育固然重要,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体制更是关键。
  
  以人本化为取向
  激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
  
  当今中国,以人为本、使人性和人格得到尊重、使每个人都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张扬人的个性等价值观念获得空前的认可。从个体角度看,人本观念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产生剧烈变化。从社会层面看,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的身份、角色、职业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结构日益走向多元化。人本化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人本化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高职院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不仅适用这种管理模式,而且采用人本化管理更具有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这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把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以掌握特定的生产技术及与该生产技术有关的科学知识为主的专门教育,既有文化基础课程,又有专业课程,其中专业课程中含有在职业教育中占特殊地位的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课,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这种特殊的社会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高职院校则需要以人本化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机制和环境。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源体现在教育者个体无形资产的积累上,是以教师个体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工作熟练程度等的积累为基础,通过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综合作用表现出来的。
  因此,要激活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高校的人力资本投入主要包括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存量与技能存量两种方式。要把握投资的重点,从一般意义上讲,学校人力资本投资应将重点放在教职工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增加上。教师应通过读研、访问学者、进修学习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等方式重点增加知识存量;以管理和服务为主的干部和职工在增加知识存量的过程中还应重点增加技能存量,对干部与职工的各种进修、学历教育、考工定级等,应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以市场为取向
  确立高职院校市场化运行机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只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校长是政府经营管理学校的行政代表。政府按计划向学校拨款和下达人才培养计划,再将学校培养的人才统一分配到各用人单位。这种体制导致社会不关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办学和管理体制显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改革也在稳步进行。高职院校不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层次,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仍存在政府包揽、条块分割、学校服务面窄、管理职能交叉等弊端。其主要表现:一是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求,无法满足人才市场要求。二是课程结构及学时安排缺少弹性,不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自主安排课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选择性学习。三是专业课程偏重学科建设,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职业岗位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能迅速进入教学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体制创新要以市场为取向。如相当一部分办学经费的筹措、生源组织、教师聘任和毕业生就业等,都是学校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如果学校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权,就不可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一方面,学校要走与企业、社会联合办学的道路,使教育投资多元化,扩大教学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高职教育市场化。高职教育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教学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以此推动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以效率为取向
  充分整合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物质条件的利用和消耗为前提,这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消耗就有一个效率问题。实践表明,高效率的体制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低效率的体制则会抑制甚至阻碍其发展。效益、质量与规模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容,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高职院校在从事高职教育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占用、投入、耗费与有效成果产出的比较。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在物质生产部门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高职教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不讲经济效益就很难长期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不讲社会效益也难有好的经济效益。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只有经济效益是实在的,而社会效益则是空洞的。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欧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也普遍受到重视。没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高职院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声誉。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声誉就是品牌,其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含有巨大价值的商品。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之所以十分重视声誉,各类院校都在不同层次上为声誉而竞争,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较高的声誉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吸引更多的资金,赢得更多的项目,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利益报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