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作者:沈建国




  (二)基于校企合作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全面实施
  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与就业需求相一致的、可操作的、全员参与的系统性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建设技术(知识)系统与职业能力系统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我们称之为CCTS/DACUM(Combination of Competency and Technique System/Developing a Curriculum)。这种课程开发方式既体现能力本位要求,即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终点,同时又要考虑专业技术(知识)的系统性与职业岗位所需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性。这项改革的基础就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职院校的实际,建立与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相贯通的课程能力标准,使之为即时上岗服务、为其他相关课程服务、为职业资格考证服务。课程能力标准也称科目课程能力标准,是根据专业标准目标要求分配给相应科目课程的能力标准目标要求,又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与教学时间要求而设定的教学过程标准与目标标准的组合。它包括了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同时也包括形成过程与目标要求的标准,以体现课程及其教学特征。
  以此为基础,还要制定出课程的教学实施纲要。所谓课程教学实施纲要就是为了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这一教学目标,学校所应创造的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的教学条件(师资、设施、资料)与教学基本方式、方法等。以课程实施纲要为准绳,开发示范性课程教案。同时,还要开发相应的能力本位教材,作为支撑能力本位教学资料的主要参考。所谓能力本位教材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它既包括传统教科书中应知目标的教学要求的实现,也包括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即传统的实践指导书的融入,以达到学生实现应会目标的实践指导。进一步还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等应用于职业岗位,具体方法与手段指导,以使学生形成应职应岗能力(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的组成部分)。最终通过课程设计达到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标准的组成部分)的实现目的。此外,要建设好相应的教学资源辅助资源库,它是指为了实现学生应岗能力的多方面需求,在教学内涵上应开发更多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相关材料,以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时获取“必需、够用”的约束条件信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发更多的技术(知识)应用方法手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指导学生形成更丰富的获取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秉承上述精神,高职院校应着力做好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深化工作,继续推进拓展型订单培养的行业示范生培养模式,同时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课程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使之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异曲同工,达到培养和谐职业人的目标。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教学需要,建设信息量丰富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延展学院教育教学的时空区间和辐射功能,形成具有高职自身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三)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创建顶岗实践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瞄准课程改革中的难点,以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的系统开发为平台,以校企紧密合作的“品牌化、可控化、实战化、标准化、规模化” 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在改革实践中,首先应贯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是:(1)三年中至少有半年在校外顶岗工作,时间可以在最后一学期,也可以在两个暑假加某一个学期。合作的企业越多越好,学生的工作安排越分散越可能顶岗。不过这样一来学校的管理难度会加大,但这正好是对学校管理改革,尤其是对“全员管理”的促进,也是“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学生出去工作,教师应该参与管理,学校更可顺势制定新的制度规定,改革学校管理。(2)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工学结合的管理应该是产学双方共同参与的、有制度文件又有规范设计的作业文件的新型管理模式。合格的学生能得到一本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也可以由教育与劳动或行业部门统一制作),毕业生就业率应该明显高于非工学结合毕业生。(3)合作单位空出岗位专为学生准备,学校应打破传统教学规律,安排学生轮流到岗,保证该岗位一年十二个月始终有学生。产学双方就学生的安全和企业技术保密等方面形成制度约束。这是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高级模式,也是学分制、弹性学制、轮换下厂等教学制度改革的契机。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专业课程建设与工学交替相结合的要点:(1)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工学结合中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的信息反馈,以及学生通过真实工作体验后对课程教学新要求的信息反馈。(2)双师队伍建设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将工学结合中发现的理想的企业人员聘做兼职专业教师或引进学校;要求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同时提高双师素质。(3)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工学结合的合作单位。又有学生实习岗位,又有科技开发项目的合作单位是最理想的实训基地;每年都能接受学生顶岗工作的合作单位是更有实际价值的实训基地。(4)要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其实质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非专业的人格特质水平。生产性的本质是市场性,因此,这就是使学生在市场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也是工学结合校内化。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树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观念,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
  创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示范模式和顶岗实践实训基地,是实现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基本保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应实施一般性实训基地、生产(经营)性仿真实训基地和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所谓一般性实训基地,就是仅从技术条件的角度,未设置生产(经营)性环境条件约束的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其特征是有利于抓住技术关键环节,掌握技术应用操作的一般性要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训练。所谓生产(经营)性仿真性实训基地,是设置了生产(经营)性环境条件约束的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其特征是生产(经营)环境相关信息的介入,增强了应用实训的难度及实用性,但仍与生产(经营)实际有距离。这样的基地对实训基地配置要求及指导教师的生产(经营)经验要求很高。所谓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就是根据市场对产品(包括服务产品)实际需求而开展的生产或经营实体,并可接受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活动。其特征就是具备了“零距离”训练的条件,因而,对实训基地建设与"双师型"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这三类基地的设置,对应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不同需要,是实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
  真实运行的实训基地应采取校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业学院,它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与效益为第一目标,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训练能力和效果为第二目标。产业学院的特征是:作为生产(经营)性实体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生产经营、构建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创造生产(经营)品牌与效益,既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又为生产性实训提供基地;它为学校教师提高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能力,为企业技术人员提高教育与指导水平,为学校设施提高实际利用率与发挥效益,最终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品牌化、实战化、可控化、规模化、规范化实训基地提供基础。另外一种是开发性的实训基地,我们称为技术应用型公司。它是学院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战环境条件,而注册建成的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为主旨的技术应用型服务公司,是实现应用型人才“零距离”培养的载体之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全面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要始终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即在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在岗位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备相当于职业资格潜能和职业资格任职条件与相关企业职业资格的岗位能力;在非专业素质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意识和创新理念、团队合作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出大批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应职应岗能力,团队与市场意识好,创新与奉献精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
  [2]许春树,侯洁.走工学结合通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6).
  [3]高林,鲍洁等.应用性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1).
  [4]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5]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作者简介:
  沈建国(1963—),男,浙江绍兴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