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作者:沈建国




  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国际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下对教育短缺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因此,对它的要求也从数量转向质量,转向特色。要办出高职特色就必须深入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目标
  
  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要求是对应的,改革课程就必须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现状。在我国,经济结构具有其特定的复杂性,在体制类型上,有国有的,也有民营的;有集团化的,也有专门化的;有单一资本结构的,也有股份制的。在行业类型上,有基础产业的农林、石油、地矿等,也有制造加工的机械、电子等产业,还有发展前景广阔的咨询、服务业。此外,从企业的规模上看,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如浙江省既有全国500强中前10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35万家小流通企业。从社会人口情况看,人口数量多,但人均GDP不高,区域差异大。这样复杂的经济社会结构导致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课程建设就复杂得多。
  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全面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目前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和“顶岗实习”真正全方位地联系起来,更没有把它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必须在认真总结课程建设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坚持与行业引领性企业深度合作,深化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行业引领性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能力本位人才培养平台的强化工程,创建系统化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大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清醒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尚不明显,表现在:(1)教学方面,学科体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打破;专业培养计划与方案中的目标标准不具体;课程改革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棘手的问题,科目课程要求中只有泛泛的内容,没有切实可行标准与要求,教学大纲适用普通高等教育,没有高职教育需要的具体应知应会内容和鉴定标准;课程与职业考证之间没有逻辑联系,缺乏课程的整体设计。(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的“双师”素质尚待提高,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完成改革下的教学实施工作能力不足,影响了科目课程具体教学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团队难以形成。(3)实验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着校内实训基地缺乏职场化的实战环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校外实训基地难以为学校教学需要所掌控,缺乏标准化的进程。上述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也成为深化改革的“瓶颈”。所以,我们以此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的系统理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一)面向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规划建设
  在专业改革上,要突破以往高职专业培养目标过于泛泛和脱离岗位要求的问题,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实施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培养模式。职业标准也称职业资格认定(或鉴定)标准。职业资格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引领性企业标准等类别。一般引领性企业职业标准都已经结合自己的企业做了具体化的职业标准,称为职业的岗位标准,也称岗位资格认定(或鉴定)标准。是由具体企业职业标准与具体企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胜任度要求相结合的职业岗位等级标准或鉴定标准,岗位标准也是某等级岗位真正胜任度的具体体现,一般要有培训加顶岗工作经历才能实现。专业标准是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应达成的目标标准体系,也称高职专科专业学历标准,是与专业对应职业及其学生目标就业岗位相应等级对应的,具有高职就业导向型特征的专业应知应会及其鉴定标准体系。专业标准通过培养目标中一系列必须掌握的综合性知识、素质及职业核心能力的达到目标及其鉴定标准来体现,并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践环节逐步发展到涵盖企业岗位标准的鉴定标准要求,以达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思想落实到每个教学时段。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利用平均2~3周的时间把分散在各门课程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综合回归到职业标准的要求。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和第六学期进行毕业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将已获得的职业能力转化为企业岗位能力。其他学期内时段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进行一般技术应用能力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每个假期中,还要安排1~2周时间用于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由此,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岗位能力以及素质拓展有机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阶段之中。
  在明确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要按照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基础课、素质拓展课、选修课等类别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职业核心能力课培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普遍需要掌握的必备技术应用能力系统,使学生获得即时上岗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职业能力支撑课是考虑学生毕业以后专业职业生涯发展提升(职级晋升)的需要,以及考虑专业职业岗位的业务拓宽等等所需的知识与技术的相对系统性来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的一类课程。职业基础课则是考虑学生毕业后作为一个社会一般从业人员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等道德规范要求确定的一类课程。这三类课程的确立,打破了传统培养计划中“三段式”的学科体系特征,围绕能力培养的总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目标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