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吴建功 曾颖锋




  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确立“1+4”国际贸易实训教学内容模式通过实践摸索,我们逐渐构建起了“1+4”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内容模式。内容模式中的“1”指的是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教学,这是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块。实务基础涉及国际贸易的基本惯例、规则、方法和流程,该模块侧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适当进行基本操作方法的培训,它属于基础性的知识教学模块。内容模式中的“4”指的是国际商务案例研讨、电子仿真模拟、场景实训、外贸基地实习等四个教学模块,这四个教学模块以能力素质教育为中心,侧重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训练和实际运用。在实务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以讲述实务基本知识为主,同时进行基础性实务技能训练。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的每章教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规则的讲授;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方法的课堂培训,开展一些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的诸如缮制合同条款、填制外贸单据、开证审证、草拟发盘还盘函电、熟悉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等内容的教学。我们开设了国际商务案例研讨课,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国际贸易实际问题。在案例研讨中,教师把案例教学与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国际贸易疑难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用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进行大量的电子模拟仿真实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局域网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制单审单、开证审证、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汇等实务模拟操作。我们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分学期进行场景实训,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运作程序,将场景实训设计为10个训练项目。实训前,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操作。实训中,教师对每个过程从严要求,对演练的每个具体细节如语言表达、仪态风范、单证格式等都不放过。实训指导教师不仅把场景实训作为能力训练的手段,而且要将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质的舞台。我们注重社会实习的实战效果,在实习中,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大量的外贸业务操作训练,力求将其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转变为国际贸易专业能力,转变为今后就业的竞争力。由于实习之前学生就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训练,在社会实习时,学生就可以亲自参与外贸工作。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大周期、多环节”的国际贸易实训教学过程模式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将实训教学过程设计为“业务知识学习——电子仿真模拟——场景实训——社会实习”。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和训练分布于多个学期中,实行“大周期、多环节”的教学过程模式。实务实训教学分布在四个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有序地进行。依照技能间的逻辑顺序,前三个学期开展专项知识技能的教学、训练,最后一期开展全面技能的综合演练。这种教学过程较好地克服了“从课堂到课堂、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逐渐构建起了国际商务实训的12大环节体系:(1)课堂培训;(2)专家传授;(3)小组讨论;(4)展开辩论;(5)专题答辩;(6)开展实验室模拟实训;(7)进行场景模拟实训;(8)设计国际商务运作方案;(9)撰写研究报告;(10)到有关外贸部门见习;(11)到外贸企业实习;(12)举行实训、实习经验交流与表彰会。
  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我们积极建设由“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实训师资队伍,以推动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开展。我们选派有丰富外贸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知名院校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教学法。有计划地安排缺乏外贸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到外贸机构带职锻炼。经过八年的建设,我们初步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国际贸易实训师资队伍。其中大部分教师具有从事外贸、金融、营销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在实务实训教学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
  [2]李灵稚,王志茹.国际贸易本科教育中应注重培养的素质[J].中国农业教育,2003,(5).
  [3]王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1,(6).
  [4]刘义杰,万义平.国际贸易网络及场景模拟实验建设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12).
  作者简介:
  吴建功(1964—),男,湖南永州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曾颖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国际经贸系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