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四双”半工半读模式的成功实践

作者:朱照红




  摘要:讨论了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凭借地缘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研究职业教育的规律,与多家规模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人才订单培养协议,逐步形成了计划双纲、管理双轨、教育“双师”、效益双赢的“四双”半工半读模式。
  关键词:半工半读;模式
  
  21世纪初,在我国经济发展最迅猛的“长三角”地区,镶嵌着一颗享有“苏北小上海”美誉的璀璨明珠——靖江。她南倚苏州、无锡、常州,北抵宁通高速,东接新长铁路,西挽京沪高速,举世闻名的江阴长江大桥更是她的银钗!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一批批海内外客商云集于此,在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鳞次栉比进驻资产上亿元企业逾百家,50亿元资产以上规模企业20多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也正是这种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区域经济优势,给靖江的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校是靖江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长期以来经历了“七二一”职工大学、靖江工业学校(国家重点)、靖江电大工校、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性跃迁,先后与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光芒、江苏小天鹅、江苏久保田、上海机床厂等省内外80多家规模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和人才订单培养协议,并逐步形成了计划双纲、管理双轨、教育“双师”、效益双赢的“四双”半工半读模式。半工半读成功实现了政府零投入、家长零支出、上岗零距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计划双纲
  
  21世纪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学生包括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精神在内的“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综合能力,同时包括与专业对应的职业要求的熟练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针对这一要求,我校由教学管理部门、教研中心、专业教学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基于学生智能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和个性全面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由学校实训中心、产学研中心、半工半读协调小组和企业分管领导、工程专家共同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实训计划。前者主要承担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创新教育,后者主要承担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和职业资格教育。
  此外,我校积极引入过程管理、全面管理和动态闭环管理的思想来保证计划双纲的科学制定、及时更新、可靠落实、准确反馈、检查督促和客观评价。
  管理双轨
  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为半工半读过程教育做好了组织准备。
  在与学生家长签订的半工半读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半工半读的培养目标、半工半读的时间安排、半工半读的学习内容及技能要求、半工半读的双轨管理原则(即学生必须同时接受校规校纪和校园文化的约束以及厂规厂纪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半工半读的费用收取及劳动报酬、半工半读毕业生就业安置及违反协议的处理原则等事宜。
  半工半读协调小组是联系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纽带。协调小组通过校企合作协议规定了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合作形式、合作范围、师资培养、项目开发、利益分配等内容。
  劳动用工合同的签订是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或顶岗期间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法律依据,第一次以合同的形式将学生在半工半读期间的生产性实习的性质和内容区别于一般技术工人的纯任务性、经济性劳动。从性质上来说,学生生产具有实习性和对生产责任事故承担有限性;从内容上来说,学生的生产总是为一定的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服务的,其生产劳动具有技术的熟练性,但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和单一的加工。假设半工半读的学生每次实习和顶岗都在同一机床上加工同一产品的同一工序,那就明显偏离了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职业能力综合提升的培养目标,而等同于社会化的短期培训。
  班级管理责任书是半工半读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半工半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实训工场或企业车间度过,学生相对分散,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新的课题。我校在不断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思路:以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项目教学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岗位技师为第二责任人,与学校签订班级管理责任书,以确保学生在任何需帮助和指导的时间、场所都能及时与责任教师沟通、汇报和交流。班主任可以通过QQ随时收集学生的信息,布置活动,辅导生活,也可根据半工半读协调小组的要求调节教学项目和岗位安排。班主任还应重点做好学生个人档案的建立、信息采集、整理、更新工作。学生个人档案要以原始材料为依据,真实全面地反映半工半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营管理和社交能力、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等。此外,学生个人档案还应该包括来自学生自我的、社会团体的、学校的、企业的各方的评价结果。
  为每位参加半工半读的学生购买人身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是我校学校管理的又一大特色。由于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教育阶段的入学新生年龄偏小,达不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年龄,加之其身心和自我管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因此,无论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还是在校外实习、顶岗阶段,半工半读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成为用人单位、学校和家长的顾虑之一。我校在长期坚持安全生产教育的同时,还要求企业为参加半工半读的学生购买人身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这一做法深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教育“双师”
  
  建立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具有多元“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为半工半读模式的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个体素质既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其队伍结构要求整体优化、动态发展;以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素质的专任教师为骨干,聘请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省市级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对于“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采用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并从改革收入分配和教学效果奖励等方面予以配合,成效显著。
  为迅速有效地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专门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聘请校内外的名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蓝青工程”,通过定期听课、说课、示范课、评课、辅导备课、辅导教学科研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安排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主动与岗位能手和技师签订“拜师协议”。2007年暑期,我校又有16位年轻教师在江苏新世纪造船、江苏恒力制动等企业找到了师傅,开始为期2~3年的拜师学技。而且这种拜师学技是周期性的,每隔3~5年他们将再次到生产岗位上接受锻炼,因为企业在发展、产品在丰富、工艺和标准都在更新,教师不“回炉”,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淘汰。目前,我校教师的“双师”培训率已达100%,其中高级工180人次,技师50人次,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18人次,在江苏省同类职业学校中名列第一。
  正是这种有力、有效的教育“双师型”培训的举措,使得我校的半工半读教育真正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零距离”教学,培养出的学生能说会做、能上能下、可工可干。
  
  效益双赢
  
  效益双赢原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是职业教育顺利、持续推行半工半读模式的保障。这里的效益应该包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半工半读的学生到企业上班,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有可能成为企业寻觅的优秀员工,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对所在企业的文化进一步熟悉并认同,他们既不像有些大学生那样好高骛远,也不像一些农民工那样流失性大。半工半读使学生真正实现了与社会、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加可靠、可用的人力资源,并使企业文化在社会得到广泛传播。
  

[2]